- Lv5我去东方艺术中心看这部音乐剧是因为别人有事去不了,所以通过闲鱼低价转让给我的。晚上寒风凛冽冻的手冰凉,难怪网上说:冻死你个王八犊子用英文叫:welcome to shanghai!好习惯Lv52017-12-11
说起上海故事背景的音乐剧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上海滩》,该剧的演员唱功灯光布景都感觉蛮喜欢的。这次《繁花尽落的青春》听剧名很有诗意,看介绍的主创阵容还是十分强大的。作为上海人当然希望能看到原创讲上海的故事能是优秀的作品,就如电视剧《孽债》《夺子战争》《长恨歌》一样经典。言归正传讲剧目(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如对剧透反感请谨慎阅读)。
故事讲的是1999年12月31日迎接千禧年晚上安睿之带着女友陈希来到了请帖邀请的国际饭店顶楼和小伙伴相会,后来遇到了原来叫曾子轩后来改名叫张一保的老同学。但是请帖并不是他发的,后来又碰到了归国的老同学林思雨,她也是收到相同的请帖前来赴约。到底是谁邀请的大家呢?三位老同学陷入了十年前的青春记忆。。。
主要人物:
张一保成绩优秀,心地善良和女同学林思雨是学生时期的恋人。他父亲在一次事故中身亡后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父亲朋友曾沪生资助上学生活。
曾子轩是曾沪生的儿子,成绩相对其他人较差。由于父亲答应母亲守在小镇香油坊不肯回上海落户,导致他高考成绩分数无法去上海念大学而愤愤不平。
安睿之父母早亡,靠曾沪生夫妻养大。有个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女友,一直想找机会向她求婚。
林思雨和其他人都在一所学校读书,本来和张一保是对情侣。后来张一保没有去上海念大学,和曾子轩日久生情有过一段时间情侣关系,后来出国几年最后又上海了。
故事本身涉及的是70后的人物经历,几个主人公原来都是在安徽淮南镇,本想一起考上大学去上海发展。穷人家孩子特别是贫穷乡村的孩子基本都是靠考大学到大城市作为跳龙门跨越阶级的一大捷径,因为有好文凭才有机会找好工作。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物价飞涨,只有收入丰厚的工作才能长久栖身。
曾子轩分数太低加上其父意外暴毙打乱了大家的计划,因为曾沪生当年为了情义娶了当地家中开香油坊的唐文荞,并留在了当地没有回沪。看过《孽债》等相关影视剧的人都清楚,回到上海是大多数上海知青的愿望。大城市的生活水准医疗水平就业机会等都比插队的地方好很多,像曾沪生这种重情重义有机会也不回沪的人确实不多。
为了报恩曾沪生经济上一直接济张一保一家,还要经济上抚养亲戚的孩子安睿之。他死亡后香油坊这个经济支柱需要有人继承,于是张一保擅作主张留了下来并趁着领身份证照片时和曾子轩互换了身份。而后面发生的故事也是由他这个举动连锁影响发展的,这么做是对是错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大家的命运确实因此发生改变。而张一保这种和别人互换身份的做法是不合法的,虽然本意出于好心报恩。
安睿之是70后女朋友是80后,这种年龄组合的情侣在观念上或多或少有点代沟。不过不同的成长环境背景有不一样的经历,有些人确实会有点互补的吸引力。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
林思雨和张一保的爱情由于分隔两地时间一长冷却了下来,印证了初恋一般都不成功这个魔咒。虽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是爱情需要保鲜。据说爱情是一种化学作用靠费洛蒙吸引对方,一旦离的远这种作用就失效了。
曾子轩被换了身份后整天要伪装别人的身份,总是有点惴惴不安。像是活在别人阴影中的一个行尸走肉,心里负担一直很重以至于后期虽然在上海工作落户,仍然感觉没有归属感和这个城市有层隔膜无法融入。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海纳百川是很多年轻人梦想闯荡的地方之一,但是竞争压力大确实让很多人疲于奔命行色匆匆感觉生活不易。有些人没有出人头地只能回到家乡,有些人虽然留下来但是生活状况也不是最好。真正能够融入并且成功落地生根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不过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前仆后继向自己的命运发起挑战,因为机遇永远会眷顾有能力有准备肯拼搏的年轻人。
本剧演出加中场休息一共3小时,我的位置在二楼第一排差不多正当中,视角还可以。音乐剧中唱段基本囊括了大部分时间,剧中以上海和淮南镇两个地方作为空间配合记忆切换。其中上海各大地标成了唱段的主题,黄浦江苏州河国际饭店外滩南京路华亭路外白渡桥等。演员的唱功和表演我觉得都是不错的,道具很有立体感非常逼真,乐队也很卖力发挥。
故事中鲜衣怒马的少年和繁花尽落的青春的背景也是很有立意,但是歌曲编曲是一大败笔。对于歌词设计牵强如流水账的地方我能忍,可是曲调怪异转调突兀感觉尴尬症都犯了。这是什么路数的鬼畜编曲?以前看过的音乐剧听过的各种曲风的歌曲没有一个是这种腔调的。莫非这是什么先锋音乐还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前卫风格?这诡异抽风的曲调风格非常不自然。特别是唐婶那段独唱配上那个神经兮兮的眼神,就感觉唐婶以前可能兼职过跳大神的(实际以前是电影院检票的)。一部好剧就此毁在上面了,可能我艺术欣赏能力有限无福消受。如有看过的人有独到见解劳烦帮我科普分析一下这个风格的编曲算什么套路?反正我觉得整部剧感觉变成了尴尬尽落的青春。
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我们都应该珍惜友情亲情爱情,努力奋斗不负自己的青春。满分10分制,我打5分。下一次讲电影《至暗时刻》。2回复10赞 - Lv3差点被《二马》甩下车蓝贝Lv32017-12-04
文|蓝贝
谈起中国人的劣根性,大家通常习惯性地想起柏杨和鲁迅,他们都是匕首,敢于说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敢于戳破民族的脓疮。 尤其是出国旅游时,如果遇到外国人的歧视,和同胞们令人羞愧的言行,总会想起他们,觉得他们竟然还没过时。也就说,咱们还没长进。
谈起中外文化差异,大家又会想起“脚踏中西文化,评论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反正谁也想不到一向温和的老舍先生,会谈中西文化差异,会向中国民族劣根性开炮。老舍先生虽然也留过洋,可他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幽默着的,悲悯着的,且民族着的。他写他的北京,写《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写《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可就是这样的老舍,在留洋期间,也写过《老张的哲学》《二马》等书。
而其中的《二马》,就是这样一出描述中英文化差异、不满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同时又调侃了中国人的那些劣根性的长篇小说。
如今,方旭导演将老舍先生的小说《二马》 重新编排,搬上了舞台。
《二马》讲的是深受旧中国浸淫的官迷老马,与儿子小马去英国继承哥哥的古玩铺子,在英国,老马与房东太太,小马和房东女儿之间发生的爱情纠葛。当然,爱情是明线,在爱情主线的间隙,处处是对中国人民族劣根性的调侃、自嘲,以及对英国人民族歧视与偏见的控诉。比如老马认为做生意俗气、谈钱俗气、英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抽鸦片的、懒惰、脏等等。
故事呢,其实很简单,戏与小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方旭导演的表现方式。
貌似方旭导演很喜欢排老舍先生的戏,而且都是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二马》之前,我就看过三场,我记得他把《我这一辈子》自导自演成了独角戏,把《猫城记》改成了小品,台上全是纸箱子,到《离婚》,他精简演员,令两位演员交替出演,两名演员反复重复着“恍惚”“诗意”,有意无意的点了戏题。
这次,《二马》的呈现形式,与《离婚》比略有延续,比如,老马不断重复的“俗气”,一如《离婚》中的“恍惚”,作为文化冲突和戏中人与人之间冲突的一种,贯穿戏的始终。
其次,舞台剧《二马》的语言风格,已经不只是老舍原文中的京味儿语言。它刻意让老马保留了老北京的语言习惯,突出表现它是个旧式的中国人。可是,在小马的语言设置上,加入了大量的现代网络元素,有点插科打诨,幽默着针砭时弊的意思。我不确定,方旭导演这样改原著的词儿,是不是一种好的呈现。也许方旭导演觉得原作中的语言,很多离现代观众太远了,所以改掉之后,会令现代的观众觉得更亲切,更有趣。我有注意到身边观众的捧腹,但是我却觉得那是类似于开心麻花式的投机取巧,这是在给观众挠痒痒。还是彼得布鲁克说的吧,“我一旦选定了某个剧本,就严格的忠于编剧,认真研读每一个字,不会随意改动。因为那些字可能看着平淡无奇,其实都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彼得布鲁克说 “如果呈现(方式)与原著不在一个水平上,原作越著名,那最后效果反而会越糟糕。戏剧最重要的是有点燃能量的火花,来建立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联系。”的原因。
当然,彼得布鲁克的意思,并非是后人一定要照搬经典,他的意思是,一定要吃透了原著的内涵,再去把那个内涵完完全全的呈现出来。比如很多古老的戏剧,在最初的版本中,连灯光都没有,现代舞台上重排这类戏时,并不是说,一定不要加入灯光等现代元素。关键时对原著内涵的把握。
在这点上,私以为方旭导演对《二马》的内涵的把握是够格的。但是呈现形式,不可以说不大胆。
他把温都太太母女全部换成了男旦演出,甚至让温都太太与老马的感情对手戏中,加入了戏曲元素,耍起了皮黄程式,用京剧中的“做”来演绎二人感情升温的一段,不得不说是创新又有趣。
在舞台呈现上,一组移动的英国旧报纸和一串半悬与半空的英国女帽为背景,手杖、雨伞等形式感极强的道具、都增强了喜剧效果。
此外,每一幕之间,由三位演员走到台前来,对上一幕的故事,来段幽默的点评的表现方式在搞笑之余,增加了戏剧的“陌生化效果”。整出戏,都充满了这种“夹叙夹议”的“打扰”,很轻易的破除了连贯的叙事进程对观众造成的 舞台“幻觉”和移情作用 ,引导观众从刚刚的故事中抽离出来,对舞台上的人物、事件进行理性的审思。可以说,这种表现形式,切实的践行了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
总体上说,方旭版的《二马》已经算是二次创作。老舍先生的故事,只是一个框架,其表现形式,完全是方旭导演团队的现代性的发挥,想法可以说非常大胆。我看完戏之后,跟小伙伴们讨论,“对于宝爱传统,习惯老派的我来说,方旭导演《二马》这弯儿拐的有点急,差点被甩下车。”可是,回过头想想,也许未来的经典演绎,正需要这样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唯如此,才能走出大师们的光环,推陈出新,继往开来。1回复13赞 - Lv4梅梅123Lv42017-08-17
没看过原著,只说话剧。
《黎明之街》可能并不应当被贴上推理、悬疑标签,它更适合被当做一部带着悬疑色彩的家庭伦理剧。东野圭吾自己评论是他“第一次把恋情放在小说如此核心的位置”。但是就我看话剧的感受来说,故事的核心与其说是恋情不如说是婚外情或者婚姻。剧中人物除了受害人的妹妹以及那位执着的警察先生以外,无不受婚外情所扰。故事围绕着男主人公渡部先生的一段婚外情展开,也借他之口反复强调搞婚外情的人是愚蠢的,这种强调不仅首尾呼应,更是贯穿始终,让观众明显感到说教意味,对观剧体验来说不得不说是个小小的伤害。
抛开这点,《黎明之街》从技巧上来说是十分成功的,剧中的节奏掌控恰到好处,舞台表现有新意,有的段落颇有妙趣横生之感。整场话剧看下来,新鲜流畅是我的最初感受,《黎》与我想象中话剧的古板、单线程的叙事大相径庭。剧中借鉴了许多电影手法,娴熟的将多条时间线拼接在一起,转场自然,而且能让观众看来不感到混乱,很见导演和剧本创作人员的调度功力。一些细节也很出彩,比如通过舞台道具和演员们的表演甚至在舞台上营造了电影般的画面切换效果,比如把男女主人公情爱的场面处理得很有趣味而不带诱惑和挑逗之感,“乐而不淫”,十分巧妙;还有把特定人物(新谷先生)做了喜剧化的处理,在剧中适当的安置了笑料,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中情绪张弛有度。这些都支持起一台精彩的话剧演出。
在这些优点面前,略显生硬的训诫姿态本来可说是玉璧之微瑕,无伤大雅,但是,当我仔细回味全剧却发现,它急于塞给观众的婚姻观让我的道德肠胃面临着消化不良的危险,略一深究,更发觉有些地方大为不妥,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剧中的外遇与离婚情节有三处,几乎构成了故事的全部内容,第一庄离婚事件使得女主人公的母亲得了抑郁症,后来直接导致她自杀,由此又导致了“第三者”本条小姐的死。一起离婚引发的血案,还是两桩血案,这从一开始就给婚外情定下了罪恶的基调。
随后,观众们便认识了有趣的新谷先生,新谷先生因为婚外情而提出与妻子离婚,妻子对这个请求充满了恐惧和嫉恨,死缠烂打的维持着婚姻形式,让新谷的生活陷入泥潭。而新谷竟然从这段经历中领悟出了“婚外情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让人在保有婚姻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恋情”这等“高明”的人生道理,让这位信奉婚外情正当性的外遇惯犯竟然一跃而成为剧中婚姻稳定性最卖力的拥护者,激烈地反对渡部与妻子离婚以及和秋叶结合的想法。他对婚姻关系相互维护的说辞偶尔触到了一点家庭责任的边沿而很显得有欺骗性,很容易让观众误认为是痛苦后的通达,再加上剧中新谷“笑料担当”的讨喜定位,几乎要让他成为观众的良心代言人。但是实际上,稍一深究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看来,婚外情是可接受的,应该提倡,而把婚外情变成“婚内情”反而是愚蠢的,必须反对,这种观点真是披着“成熟”伪装的腐烂和败坏。
剧中的第三组外遇,也是故事的核心,是渡部先生的婚外情,人到中年的渡部,工作和家庭原本稳定安逸,他无意间结识了背负着难言往事的女同事仲西秋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对方,以至于为了能和她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而决定离婚。但是故事结尾处秋叶却意外地与渡部分手,宣称自己只是利用渡部而偷尝婚外情的感觉,本来观众还在怀疑秋叶是因为不忍心渡部的家庭破裂,要通过这样一个残忍的谎言把渡部推回原本安逸的家庭生活,但是,话剧通过破开一句搁置了很久的伏笔“对不起”,彻底打消了观众的这种念想。这样做的目的显然就是要打碎观众对婚外情的“美好”幻想,告诫一众心痒或者不痒的中年男人,真心相对、别无企图的“小三”是不存在的,回到家中,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千金不换!
所有三段婚外情,无论是直接呈现还是间接展开,最终都变得丑陋而无结果,参与者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受害者,警示意味突显,如此一来,话剧被成功打造成了《狼来了》式的道德寓言,观众也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小学生。只是再好的道理,在三令五申,咄咄逼人的教训姿态下,吸引力都难免要打折扣,况且剧中想要传达的观念颇有值得商榷之处。婚姻关系固然值得努力维系,但是剧中对于婚姻的执着已经接近了另一个极端,只差喊出“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仿佛婚姻成了目的,而不是谋取幸福的手段。
婚外情当然不值得提倡,婚姻生活当然需要双方的经营,爱情当然也可以让位给责任和亲情,但是一旦名存实亡的婚姻成为双方的心灵煎锅,那它倒也真无勉力维系的必要。我对日本妇女地位并无研究,但是在我看来,剧中表现出的实际上是一种日本全职家庭主妇式的离婚恐惧症或者丈夫依赖症。在剧中的场景里,女性总是依存于男性的,女性只能是离婚的受害者,仿佛对她们而言维护婚姻便是婚姻的最高以及全部要义,而全然不顾婚姻本身的内容是否还新鲜有生命力。其实无论婚姻有多么神圣,它也允许退出机制存在。务虚的说,这叫“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务实的说,婚姻被缔结的历史有多古老,离婚被发明的历史就有多漫长,连圣经(犹太教)里人类的第一桩婚姻都以亚当与莉莉丝的离婚收场呢!自古以来分与合就纠缠在一起,这既是天理也是人情,何至于在价值取向俞渐多元化的今天,离婚反倒成了洪水猛兽?
你高呼婚姻神圣,我支持恋爱自由,这本该是个人取舍与权衡的选题,有人偏爱稳定,有人追随真情,有人把幸福看做一锤子买卖,有人认为人生幸福是个不断调整平衡的动态过程,这些本属人生信念不同,而不该有高下之分。如果我们相信,女性越是独立,婚姻的质量而非形式对她们而言就越加重要;男女越是平等,离婚就越是不可能成为男人对女人的单方向伤害,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健康的两性关系间,离婚的存在合情、合理、合法。离婚与结婚一样是天赋人权,它是婚姻生活的最后救济手段。
剧中当然也刻画过婚外情值得同情和理解的一面,但是结尾处又迫于某种道德教条,神经紧张地把婚外情一些美好的、合理的成分抹黑、撕碎,刻意的制造了一种“婚外情恐怖主义”。其实,创作人员大可不必太在意话剧的教化意义,生活本就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路上摸爬滚打的观众们都会在围城内外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定位。而渡部的一句内心独白,未必不是对婚外情的一种理性评价,“搞婚外情的人都是傻瓜,但是,有的时候,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呢。”回复2赞 - Lv43.5-4星,三星给整个制作团队的用心,一星给演员,一星作为我对喜欢的导演挑战莎翁精神的鼓励,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一部剧,个人评价在75-80左右,看得出来用心也看得出来问题。荼靡Lv42023-05-16
总结:硬件(除服装)配置拉满,导演个人风格极其强烈,肉眼可见是在各个环节上都是有用心制作,完成度非常高品控抓得也不错的大剧场,值得去看一次。也同时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非常吃观众个人喜好,有点难评会在一四象限横跳的剧。(简单来说就是充钱了但不一定充进你心里。)我个人很喜欢徐俊的导戏风格跟金培达的歌所以我很喜欢。
适合观剧群体:i唱天堂、i摇滚音乐剧、i大剧场、i徐俊戏剧导戏风格、莎士比亚戏剧爱好者以及i奥菲莉娅的。
音乐风格:摇滚风,大歌非常多,整场铺得都挺满的,也很难得演员基本上都在线所以听起来非常的爽,上半场的国王盛宴跟下半场的群舞tango都很洗脑,各个角色在发布会上放出来的歌基本上都是我喜欢的,几个大场景编排得都挺好,编曲好像加了一些电吉他跟轻电子我很喜欢。间奏跟群演歌有些地方跟赵孤像但大体的音乐风格还是不像的,主旋律调的那首“生存还是毁灭”很洗脑
舞台机关:哈姆雷特的舞台机关好像那种机关盒,每一层都会有一些可以打开的地方,通过光影去配合,看出来有很多巧思。上半场结尾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的尖刺以及下半场从天而降的刀剑配合舞台的红光看起来有种凌厉的肃杀感,舞台的分层处理也挺舒服的,整体调度很好很规整,一群人在台上的时候层次很分明,一看就是徐俊导演这种金牛座搞出来的东西(褒义)
群演/舞美:印象比较深的就国王盛宴那一段的舞蹈,跳得还挺好的也很喜欢这个编排,这一幕做得很华丽,戏中戏里陈薇的表现也不错赵孤的时候就挺喜欢,第二天的时候戏中戏的群演国王跟王后有点创,第一跟第三天都不错。
服装:硬件配置里最大的问题。我是对张树平的服装容忍度非常之高的人,第一天的时候粗略一看我能get到不少好的地方,女生裙子的版型设计我觉得都还可以但如果换个更西方的布料会更好,甚至连郑棋元的那套青色衣服以及最后的红加黄的衣服我都觉得虽然不算好看但在舞台上好歹不会跟布景灯光冲突。但一些丑得很不西方的衣服(特别是金圣权上半场的衣服跟群演的戏服)在这个舞台上跟灯光道具非常的违和,这种违和在上半场最后一幕哈姆雷特跟克劳狄斯的对峙达到了巅峰,一片血光尖刺肃杀之中,一个穿着倭寇服的王子跟一个穿着版式很欧洲布料很不欧洲的国王,站在一群颜色乱七八糟的群舞中间对峙,一楼看的时候还没这么明显,三楼看的时候真的让这种不协调感拉到了巅峰。俊,换个服装设计师吧,不要盲目迷信名家。
剧情节奏:整体是将哈姆雷特简化成了王子复仇记,大方向处理没问题但节奏上有点问题,上半场节奏非常快,一开始的国王盛宴几乎把一场的戏集中在一幕演完了,第一次看又对原著了解不多的人会在这一段接收信息量非常的多可能反应不过来,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下半幕的幕与幕之间过渡太快,让原著本来就很碎的情绪更加的稀碎,以及演员对哈姆雷特的理解跟处理有些问题(这个在演员part里细说),整体情绪很散煽情点不够,最后的情绪顶不上去。改编得最好的一条线是奥菲莉娅的线,也是全剧所有人最完整的一条,看得出来确实是徐导改编最得意的地方。
演员评价/选卡
总体都很不错,很难得的除了小妹妹上半场太紧张跟舞台经验不足以外全员在线,品控抓得很好,最后很难的打戏做得也很不错。以及这部剧所有人的仪态都很舒服,这是需要夸的。
金圣权/哈姆雷特:先说优点,i唱人狂喜,整体完成度很高也很好,演技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该给到的情绪都给到了,装疯卖傻以及跟王后对峙那里演得尤其的好,三天看下来一些小的地方也有进步,第二天最后一幕最后的告别曲里有一个落泪很好看,而且金圣权本人很高,五官端正,腰板也很直,有一点点忧郁的气息,确实是很适合的人选。
然后是问题:最大的一点是他所有地方的所有情绪都给得太满了,从知道父亲被杀开始所有的唱段情绪基本上都推到顶格了,以至于到最后,本应该是上半幕高潮的与国王对唱“人生不是戏”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给他再推进,反而显得情绪不够,下半幕也是同样的问题,他唱得也累观众也听累了,一直是高潮等于没有高潮,这点希望可以好好磨磨。
然后是角色理解上,金.哈姆雷特的理解是王子复仇记,但哈姆雷特经典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是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也不是一个正义的使者而是一个有点疯子的人。“生存还是毁灭”我的理解是代表哈姆雷特纠结的思辨之歌,但金圣权往正义复仇战歌的路上跑了,歌也正人也正但哈姆雷特或许也可以不那么正气,这样的哈姆雷特我会觉得缺少了一些可以琢磨的东西。
总体来说作为青年演员很不错,但可以再挖掘一下。
郑棋元/克劳狄斯、朱梓榕/葛楚德:夫妻本是一体他俩我就放一起说了(主要是他俩我觉得水平差不多的好),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不管是台词气口,节奏把握,舞台整体表现还是演唱细节上,他俩都比其他人有更多经得起推敲跟仔细琢磨的细节,一开场的国王盛宴让我大喊好一对天生一对相亲相爱般配至极的奸夫淫妇啊!也是我第一次看郑棋元跟朱梓榕演不那么光伟正的角色,郑棋元那股子阴阴森森又虚伪至极的劲拿捏得特好,最后一手抱着王冠一手伸向王后的处理我很喜欢,确实是一个让他演爽了的角色;梓榕上半场在爱情跟权力中容光焕发的样子也很迷人,下半场的独唱让人有种在妈妈怀抱里的感觉,超爱!
奥菲利娅:余思冉/林润欣
奥菲莉娅给演员自我发挥的空间很少,基本上有一个规定的模板,在这个模板上余思冉的唱演表现明显优于林润欣,甜蜜的爱情跟少女的纠结以及下半幕的疯癫都完成得挺好的。
林润欣我看的是她首演,第一次上大剧场太紧张了上半场声音跟表演都完全放不开,很尖很刺耳,下半场放松之后整体表现好了很多,整个人也放开了嗓子也松了不少,半场里能有这个调整值得表扬,但还是在能放着唱但不会收着唱的阶段舞台经验也确实是欠缺,作为第一次上大舞台的十九岁女孩还算不错,希望我下一次看的时候能更好。
赖尔蒂斯:徐泽辉/胡朝政
我的首选卡是徐泽辉。
唱上两个人不相上下但我接受不了胡朝政对赖尔蒂斯的逻辑,这是我个人的问题。胡朝政给我的感觉就是他非常的正直,他对杀死哈姆雷特的这件事是愧疚的,并且最后原谅哈姆雷特原谅得真情实感,最后一首歌他前一秒气若游丝命悬一线马上就要死了,下一秒突然爬起来中气十足慷慨激昂的唱了一段哈姆雷特我的朋友我原谅你,唱得挺好的,就是看起来比我还精神😂
徐泽辉的感觉就是:我全家也死了,你全家也死了,我要死了你也要死了,大家都死个干净了我也没啥好不原谅了,就这样吧。这个逻辑对我来说我能接受很多。而且他最后唱的歌不中气十足听起来是真的快要死了,对我来说是更能接受的。
其他卡司我觉得都差不多,但庞盛之的波洛涅斯极具个人风格的好笑,让我在感慨喜剧是一种天赋的同时也大喊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他那个“回去做农夫”特别好笑,挺好的。
最后虽然这个剧很两极分化,但我还是要夸一下整体品控跟大家的工作态度,三天下来很明显能感觉到大家也在不断的微调跟进步,周六的重唱已经明显比周四更舒服,表演上也松弛了不少,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可以更好。回复赞 - Lv4这不是一份纯粹客观的剧评,后文所写也与剧目内容有关甚少,因为我无法跳出从业人员的视角。但这些都是我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MemoriesLv42023-05-14
————————
2022年10月27日,我在无锡大剧院观看了话剧《驚梦》。三天后我回到厦门,那时候,距离昆剧《牡丹亭》全本在厦门上演还有一个礼拜。
看完《驚梦》的当晚,我深深感慨于这部剧作的态度和表达,我和朋友评价说,这是一部站着的戏。又看到我喜欢的剧评人写下的短评,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驚梦》到谢幕的时候,想站起来敬它一杯酒。《驚梦》是带有喜剧段落的,但它的嬉笑并不低俗和刻意;它是有针砭讽刺的,但是它的讽刺并不阴阳怪气,而是一种坦然和真诚(这一点真的非常难得);它把故事置于一个敏感的时期,但它不谄媚或丑化历史中的胜利者,也不谄媚或丑化历史中的失败者。从始至终,它没有宣泄不满、煽情苦难、高呼口号,它始终是不疾不缓地流淌。平静是最撼动人心的力量。好的艺术并非指向永恒,好的艺术必定是不停地流淌。
从我今年所写的那么多演出中,我已经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舞台作品喜欢用“雪”作结。有的无疑是合适的,例如世说新语·访戴,至于有的,我认为就是在刻意而已。他们意识到结尾处洋洋洒洒下一场雪可以增加某种意境,可以给作品附加一种质感,但事实上空洞的作品内容根本支撑不起结尾的大雪。
《驚梦》的结尾也在雪中,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结尾,我会记它很深。它的好就在于,剧到此处,下雪了,而这场雪,不为任何人也不为任何事而下。为什么“何事长相别时圆”这句质问会让人感到心扉痛彻,就是因为月亮“不应有恨”。就是因为月亮没有感情,雪没有感情,所以在它们笼罩之下的人类和时代才会显得尤其可悲。雪从来不是在为你我而下,不为谁祭奠,不为谁悲痛,是这样的时节合该到了下雪的时候。天若有情天亦老,在永恒的物候变化之中,是人世的无常;不为任何人而下的雪永远不会伤心,可惜人有心脏和感情,人会老去,会为很多事情伤心,比如要和心仪的人分别,比如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比如信仰会被现实动摇,比如在战火纷飞之中我即将牺牲,突然想起还未曾听完那折昆曲。
我酝酿了很久,也始终没有写下一个字。以前如果我喜欢一部剧,看完以后绝对会立即就写下来,生怕过后就忘记。但是对于《驚梦》,我却有十足的把握,就是这是一部看完以后不会轻易忘记它给我带来何种感受的话剧,而且随着时间过去,反而会有更多新的想法。
此外,我迟迟不写的原因还有一个:我在等待《牡丹亭》的上演。
在话剧《驚梦》中,《牡丹亭》贯穿其中,也是最后的结尾。我在想,如果我看过了《牡丹亭》,是否会对《驚梦》的认知更完整一些呢?
11月4日开始,苏昆全本《牡丹亭》上演了。坐在剧场里,大幕拉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故事就此开始。看着看着,我突然有一种很奇异的感受。在剧场两侧的字幕显示屏上,是中英双语的戏文字幕,舞台上,灯光布景无一不精致,背景还用了投屏,绘画场景极为用心。只有所演所唱以及乐池里现场演奏的旋律依然和过去一样。当时我在想,如果我是古代一个昆曲班里面唱杜丽娘的角儿穿越到了现在,穿越到了这个剧场,我会惊异和害怕吗?
我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剧院和舞台,不知道那发光的是什么灯,更加不懂看戏的人都是什么奇装异服。但是——
但是如果我上台演出,我就不会迷茫也不会害怕。哦,原来,这个时候也仍然还在演昆曲,也还在唱着《牡丹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只要一开口,仍然会获得满场喝彩。
但如果我穿越到《驚梦》里的那个时间呢,我又该如何生存?看不懂何人在作战,看不懂为和戏台要拆,为何无人要听《牡丹亭》。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盛大的浪漫性,那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可以是为了,如果有一天,他们从那个遥远的时空穿越而来,发现海晏河清,仍有一个戏曲舞台。我们现在坚持的传承,可以是为了,如果有一天,汤显祖从那个遥远的时空穿越而来,会发现,四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还在听昆曲,还有人会唱昆曲。
想到这里,我对我的工作有一点自豪,也多了一份认同。
但是如果只到这里。
2022年11月5至6日,是一个平常的周末,话剧《驚梦》在厦门连续上演两场,同一座城市的同一个时间,从11月4日开始,昆剧《牡丹亭》上、中、下全本在厦门另一家剧院连续上演三天。
话剧《驚梦》开票后因一票难求加开三楼,两天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全本《牡丹亭》票房惨淡,一本的观众比一本少。演至最后一天,只有前十排中间坐满了人,何其冷清。
游园惊梦,那花神的每件裙子花样各不相同,飘然台上,美得失真,令人屏息。在看完《驚梦》的当晚,我津津乐道的台词是王朝不会因伶人的一句台词就颠覆。但是当我坐在《牡丹亭》观众寥寥的现场,耳边回响的只有班主最后在大雪中沧桑寂寥的呼喊:和春社,大戏《牡丹亭》全本上演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的惊梦一折中最有名的戏文,在此时此刻用这样的方式和它的演出本身重合。
俞玖林老师从珠海赶来厦门,因在南方水土不服身体非常不适。我隔着十几排在下面看他的柳梦梅是风流倜傥,而现场高清的单反拍到他的满头大汗。据说,现在能够唱齐全本《牡丹亭》柳梦梅一角的,或许只有俞玖林。因此全本《牡丹亭》越来越难得。
现在是个好时候,没有硝烟,还有很多现代剧院,流光溢彩的舞台。我之前自鸣得意他们始终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舞台,但是现在却又发现没有欣赏的观众了。说实话,即使是我,也是非常勉强地才凑出了三个晚上的时间完整看完了《牡丹亭》全本。如果不是因为恰好在剧院工作,我应该也不会去看的。每晚170分钟,加上对晦涩戏文的不熟悉,对着字幕理解,看下来很疲惫,周日下午的工作很不顺利,最后一个晚上已经没有了欣赏的心情,最后说服了自己,才去现场看完了最后的九折戏。
汤显祖所作《牡丹亭》原有五十五出,后白先勇改编青春版删减为二十七出,加入现代感的舞美,让年轻人演,让大学生看,即使这样,也只是将将救起了昆曲,三天的演出还是太长,又做了一个精华版,一个晚上就演完。而到了我们做宣传的时候,千篇一律的文案已经缩减为烂俗的“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四百年旖旎之梦,中国古典最美戏曲”潦草带过,介绍汤显祖,说他是东方莎士比亚更能让人懂。
到最后,它的其中一出标题成为了一部最卖座话剧的名字,在和它同个时间同个城市上演的时候座无虚席。
我无法也不想改变任何观众的心意,更何况两部戏同样都是非常难得,只不过是每做出一种选择,自然另一个就会变得落寞。
希望中国古典戏曲不死,中国话剧也不死。
无论如何,去现场感受它们吧。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不要荒芜,不要荒芜。回复2赞 - Lv4看《宝岛一村》之前,怀抱着很大的期待。因为王伟忠,因为冯翊纲、屈中恒、宋少卿,因为我喜欢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题材,当然,最重要的,因为赖声川。我是被第一版的《暗恋桃花源》带进舞台剧的世界的。这一次对我来说,背景、演员、题材,再加上导演,万事俱备,只欠观众在台下感动而已。阿里里Lv42023-05-11
近三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在献给演员们的经久的掌声中,我坐在保利剧院二楼的座位上,看着楼下舞台上脸庞不那么清晰的王伟忠和赖声川,默默许诺自己,明年,如果宝岛一村还来北京,还在保利剧院,一定要给自己买一张前三排的票。
这是一部超出了我预期太多的作品,即使我已经保持着极大的期许。
《宝岛一村》是一部很直白很实诚的作品。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讲故事的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情感的表达和宣泄都非常的直接干脆。大陆老兵们对故乡的眷恋,对党国的忠诚,对新生活的不安、绝望与希望;第二代眷村子弟的成长、逃离;军眷们的人生起落、甘苦自咀。从头至尾,几乎没有任何观众会难以理解的对白、桥段或是其他元素(除了那个贯穿首尾的极具象征意义的陆奶奶)。《宝岛一村》是一部完全不炫技的作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赖声川把时代、民族、个体汇成一把玄铁重剑,一挥之下,情感溃堤。中国人通常认为,一件事做到极致,反而会看上去走向了反方面。大工便是不工,大巧便是大拙。《宝岛一村》电视剧般的通俗易懂之下,是赖声川绝对大师级的控制力。笑和泪,喜剧和正剧,王伟忠和赖声川,这之间的转换与融合,精准无比,浑然天成。
《宝岛一村》是一部煽情的时代大剧,是三代人的历史。这种戏本就是催泪大杀器,又赶上导演选择了最通俗易懂的手法来讲述故事,从第一幕开始,一直到最后那漫长的献给演员的掌声结束,我一直听到身边压抑却清晰无比的啜泣声。当然,我自己也是众多在黑暗中拼命压抑自己的死要面子的观众之一。从剧中升旗时,老赵拿出那面破碎不堪的旗,然后在老婆追问之下,告诉他那个背着这面旗死在了抗日战场上的自己的好友,就是真正的“老赵”;到众人在眷村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里,老兵们合唱《松花江上》;再到老赵请小黄师傅为自己的岳母打一口十元钱的棺材。初到宝岛一村的这第一部分,我已经双眼泛红,苦苦压制着自己心中迅速汇聚起来的人类世界中永恒存在着的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叫乡愁。
李安当年在观看《暗恋桃花源》之后,哭得泪流满面,他说他在这部戏里看到了“无尽的乡愁”。李安、赖声川、王伟忠那一代的台湾人,从小在台湾长大,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是地地道道的外省人,他们操着各省的方言,只吃得惯家乡的食物,听不懂闽南话,吃不惯面线。他们来到台湾,很多人一辈子就再没回到过家乡,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乡愁,被他们的孩子听到、看到,然后这些孩子,从嘉义去了台北,从屏东去了美国,这些孩子,他们有两个故乡,大陆上,父辈的故乡,以及太平洋上,那座被称为亚细亚的孤儿的宝岛。对李安们来说,乡愁在他们既来自于他们的血液,也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生活。
《宝岛一村》也里满是这样的乡愁。三代人,四种乡愁。
老赵岳母,北平知名酒肆的老板娘,那个教会朱妈妈包天津包子的老人家,她的乡愁,简单而悲伤。大限将至,却被迫逃难远离故土,然后客死他乡。她的乡愁,是《宝岛一村》里的第一种乡愁。
老赵、老朱、老周、赵妈妈、周妈妈们对海峡那边故土和故人的怀恋,是第二种乡愁,一种大时代胁迫下,个体毫无抗争之力的悲剧式的乡愁。这是动荡年代最常见的乡愁,也是我眼中最畸形的乡愁,像是一棵树被连根拔起移植去了别的地方,它的根须具在,却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它还是原来那棵树么?这些1949年迁移去了台湾的大陆老兵,伴随他们的一生的对故土的怀念,在第二代眷村人出生后,却又渐渐混杂进了,对这个孕育出他们下一代新生命的宝岛上的小小眷村的乡情。就像老赵说的,“宝岛一村就是家”。他们生活的地方变了,他们的妻子儿女变了,他们的人生变了,他们的故乡呢?似乎也在改变着,由一个,慢慢变成了两个。 于是,当后来宝岛一村拆迁,他们的乡愁也终于由一个变成了两个。
宝岛一村的第一代原住民,大毛、大牛、二毛、大车、小毛、周胖,他们也有自己的乡愁,而且是两份乡愁,同他们的父辈很像,却又不同。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辈的乡愁,像继承了基因一般。大陆上的那个故乡,是父辈们在茶余饭后,在逢年过节,在酒后,在深夜,在有意与无意间强行印刻在他们脑袋里的。而另一方面,这座见证着他们出生长大,承载着他们青春叛逆的眷村,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乡,而离开这座故乡,造就了他们自己的乡愁。大牛、大毛、二毛、小毛们的离开家乡,其实再正常不过,子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新世界,这是自古有之的事情,而到了工业时代,人的流动更是变成了社会的常态,于是背井离乡的乡愁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情感。大牛踏上去往美国的轮船,直到最后宝岛一村被拆除时才回来,大毛和他差不多。周胖去了美国读博士,便彻底抛弃了那个令他青春期无比痛苦的继父的家庭。小毛和二毛倒是经常回到宝岛一村,可是,也不过是吃个饭住一晚而已。父辈们因为时代,因为战争,因为政治而无法归家。如今小毛们不再被战争和政治所左右,可是背井离乡仍然成了绝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于是,对于小毛们来说,那座将要被拆除的宝岛一村,和海峡那一边,他们父辈的故乡,终于慢慢重合,成为他们只留在他们记忆中的故乡。这份由二化一的乡愁,是第三种乡愁。
最后一幕,当死去的老赵,在宝岛一村拆迁的前一夜,在老邻居们欢聚一堂的那一夜,突然出现,对小毛念出了那封被他遗忘在老房子里的那封写在小毛满月之日的信时,我终于也在黑暗中成为了默默流下眼泪的观众之一。家就是宝岛一村,宝岛一村就是家。离开家,就有乡愁,有乡愁,就意味着我们拥有着一个家,拥有着一方故土。赵妈妈拆下“宝岛一村99号”的门牌,因为担心老赵将来找不到新家。这一刻,老赵的故乡,变成了那个生活着他的妻子儿女的家,他的乡愁,就是那一方小小坟墓,他在里头,家在外头。全剧落幕前,我看到了第四种乡愁,横在生死之间的无尽的乡愁。
乡愁不仅无尽,而且永存。套用徐克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乡愁”。就像最初的人类从非洲大陆走向世界各地;像五胡入华;像宋人南迁;像五月花号抵达新大陆;像王伟忠离开嘉义,来到台北;像赖声川从美国回到台湾;像我们因为学业工作或者任何理由而来到一座新的城市;像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再也回不去我们生活过的那间客厅,那间卧室。我们离开过去,我们创造现在,然后看着新的生命离开他们的过去,创造他们的现在,看着生命延续,看着未来一直在我们眼前。
乡愁不仅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的永恒主题。
几句题外话:
小毛们的乡愁我最熟悉。我也是一个一直离开故乡的人,而我的爷爷与外公,他们那代人,则像老赵们,是拥有第二种乡愁的一代人。我的爷爷是河南许昌人,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家乡,带着我奶奶来到郑州,然后生下了我的父亲。爷爷几乎没怎么回过他生长的故乡,至少在我有记忆以后,一次也没有回去过。我的外公是湖北松滋人,年轻时候赶上抗日战争的末端,一边躲日本人一边一个人跑到武汉求学,然后上了军校,跟着部队来到河南,遇到了我外婆,生下了我母亲,从此在开封落叶生根,再也没有回过松滋。2000年左右,我们陪着外公去了趟武汉,见了几个旧友,外公想回松滋看看,但是最终没能成行。从此,直到外公去年去世,老人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故土。外公常跟我讲他小时候的事情,讲松滋的山和水,讲他小时候如何过新年,如何下河抓螃蟹,如何在夜晚捉黄鳝。我的爷爷与外公,他们是有根的一代人,他们对我来说就像是真正从家乡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一般。而我不是,我填写各种资料时,籍贯是许昌,出生地是郑州,我中学在开封我母亲的故乡,大学跑去了广州,如今又在北京生活。也许几年后我又会更换一座新的城市。我离开的故乡的岁数未必比我的爷爷与外公们小,然而故乡和我之间的羁绊,却远远弱于老人家们。我一直觉得像我在城市生长大的孩子,在楼房中长大的孩子,在钢筋水泥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是如今城市中人们最爱的绿萝,是得不到土壤的植物。我们寻着自己的根,也未必便能找到故土。《宝岛一村》像《暗恋桃花源》一样,给我心头来了一记闷拳,不仅写作,生活也要找到根,无论是黄土地里麦子高粱和根须,还是玻璃花瓶的水中,同样拼命生长的绿萝的根须。回复赞 - Lv5《暗恋桃花源》专属版于2018年9月14日-10月7日在上剧场上演(提供英文字幕),2019年还将上演该剧的30周年纪念版和经典版。该剧导演:赖声川、副导演:栾岚、戏剧指导:丁乃筝、编剧由赖声川规划、完成,李立群等原始剧组共同参与之创作。【暗恋】:王玮、凤莉、孙毓才、刘婉玲、林丽卿等;【桃花源】王萌、丁珊珊、丁辉、杨朕、刘宜林等;【戏中戏之外】金晶等出演。好习惯Lv52018-09-25
导演、编剧:赖声川--1954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江西会昌客家人。中国台湾舞台剧、电视、电影导演,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1983年获戏剧博士学位,回台湾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院长、美国斯坦佛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从八十年代开始他的作品促进了台湾现代剧场蓬勃多元的创意,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华语剧场。主要作品包括《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如梦之梦》等。现为上剧场艺术总监、【表演工作坊】创意总监。
看这部戏是因为这部戏30多年常演不衰,它成为赖声川及其【表演工作坊】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金士杰、林青霞、丁乃竺、李立群、顾宝明、冯翊纲、赵自强、丁乃筝、黄磊、孙莉、袁泉、何炅、谢娜、喻恩泰、陈明昊、赵蕙梓等先后参演过《暗恋桃花源》。
该剧更被《纽约国际日报》评为“中国当代舞台剧艺术的高峰。”该剧豆瓣历史评分8.9分,言归正传讲剧目。(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请谨慎阅读!)
剧情简介:
故事讲的是“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来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也濒临病终,登报寻人启事希望相见。“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
主要人物
江滨柳因老家东北战乱辗转来到上海,与云之凡相识相爱。后因内战分开后到了台湾与当地女子成家生子,晚年绝症后登报寻找云之凡想见最后一面。
云之凡从老家昆明辗转来到上海,与江滨柳相识相爱。回老家看望家人后发生内战两人断了音讯,到台湾后与当地人成家生子。
老陶是武陵的一个渔夫,和妻子春花一起生活。他收入困难身体有病,因不堪忍受妻子与袁老板私通到上游打鱼希望改变局面。
2018年《暗恋桃花源》经典版、30周年纪念版及专属版三个不同版本,首次齐聚上剧场。以此为始,上剧场将在明年的桃花季延续这场专属于《暗恋桃花源》的盛宴。2019年《暗恋桃花源》演出季40场演出,不同版本将继续轮番上演!
这次我提前一天买了票面280元的打折票,谁知当晚取票时发现卖方大幅降价。起初对方希望我加50元升级到480元的票,我觉得多一天比后买的人贵故没有答应。在等候开场前对方又提议我加钱20元升级到380元位置的票,我一看是6排当中位置比我原来15排近不少就出钱升级了。当中靠前的视角果然便于近距离欣赏看清演员表演,买票价格浮动这个事真是凭运气。
这部戏的电影版我也看过,金世杰、李立群、顾宝明三位老戏骨和其他演员配合默契。无论是嘴上台词功夫还是表情动作都一气呵成非常流畅,把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次剧场版表演的这批演员我觉得也很不错,特别是演江太太的刘婉玲和演老陶的王萌都有上佳表现。我感觉刘婉玲在《糊涂戏班》里的表现就很有张力,此次把江太太对于丈夫的爱和内心的委屈都表达的很有代入感。扮演老陶的王萌也是十分有喜感,舞台表现力十足。
本剧又是一部戏中戏,不过相比《糊涂戏班》和《演砸了》此剧内有两个故事且风格不同。据说这部戏形式的灵感出自赖声川当年看到类似的情况而来,戏中除了讲爱情和婚姻外还有对历史和文化的思索。同样都是戏中戏,我更喜欢这部《暗恋桃花源》。其实很早以前就听说这部戏非常经典,终于有幸这次有机会去看了一下。
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表演很有意思,感觉身临其境。通过这部戏让我们了解到一部戏剧中工作人员之间的彩排魔合非常重要,对于人物情感和性格的理解也需要贴近剧本。
一部戏里插入多个故事以前从未见过,我个人感觉很有意思。在配乐方面《暗恋》烘托了凄美的时代感气氛,《桃花源》烘托了欢快荒诞的气氛。一出悲剧,一出闹剧。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模式,表达了好故事可以不用拘泥于形式。
当然在剧中两个剧组的导演在这方面的看法是有分歧的,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的戏。《暗恋》剧组的导演称看到对方的戏很痛心,因为他最崇拜陶渊明。《桃花源》剧中的导演称看到对方的悲剧就想笑,一个快死的病人从床上爬下来哼歌荡秋千太奇怪了。这些分歧可以看作是对于戏剧不同理念而产生的,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同文化的偏好而产生的。
看完两个故事其实最后都是悲剧,只是表现手法上不同。《暗恋》这部戏中江滨柳和云之凡因乱世而相识,又因乱世而分离。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爱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历史车轮的碾压下人们的命运无法自我把控不得不说是人生的悲剧。讽刺的是两人都曾写信寻找对方,但都是石沉大海。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又有缘无分的结局,相信在大多人身上发生的话都会痛彻心扉。
从前生活的节奏很慢,基本靠写信鸿雁传情。一生可能时间只够爱一个人,所以爱人此生难忘。而现代人通讯方式和交通工具比以往的年代都发达很多,生活节奏快、诱惑又多、所以对于感情反而没有那么认真和坚持。就像照顾江滨柳的小护士说刚分手两个礼拜的男朋友,她已经想不起他长什么样了。
很多人的婚姻到最后并非找的是最爱的那个人,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命运的无奈。江太太是相亲时和江滨柳相识的,大家都觉得他人很好。但是通过她对小护士的叙述可以想见,江滨柳对这个女人更多的只是丈夫的义务却非爱人间的情愫。有空江滨柳也只愿喝着茶回忆往事,不愿妻儿去打扰。年轻时他忘不了战乱的东北,年老后他忘不了失散的恋人。当然他对家人的责任还是尽到的,连房产保单等都计划留给了家人。他与云之凡见面只是想在死前了却一个心愿,问一下这些年她有没有想过自己。
江滨柳的悲剧在于云之凡进入不了自己的生活,江太太的悲剧在于进入不了江滨柳的内心世界。老导演的悲剧在于无法让演员完全还原当年悲催的感情,但是又无法说清楚应该如何去演绎。我们所有人的理想和现实都是有差距的,我们想要的和得到的可能很难统一。
《桃花源》表面上很热闹,家庭贫困的渔夫老陶生不出孩子老婆还偷汉子。老陶的生活就像切不动的刀、打不到的大鱼、咬不动的饼、开不了的酒,可谓事事不顺。所以他对于生活的武陵有颇多微词,其实是他与环境的格格不入造成的不适应感。
换言之在他和老婆春花以及袁老板之间,他倒像一个多余的人。他明知道两人有奸情但宁可去死也不愿解除关系,说到底他不想改变自己的婚姻状态。因为他认为是自己身体不好收入不高造成的,所以愿意冒死去上游抓大鱼碰碰运气。在这点上他不如王宝强有魄力,敢于和残酷的现实划清界限。
事实上他离开后春花和袁老板一起生活的也不幸福,但是他出现后依旧是个多余的人。纵使他已经豁上了性命不在乎绿帽之耻,可他想挽回的生活终究不能如愿。
老陶的悲剧在于太过留恋过去,即使在桃花源中已经适应了心境平和与世无争的氛围。春花的悲剧在于放弃了爱她的丈夫选了她爱的袁老板,可是生活在一起后还是生出很多矛盾并不如风花雪月时快乐。袁老板的悲剧在于跟喜欢的女人长相厮守,但是家庭和孩子束缚了他打拼天下的手脚。事在人为追求幸福固然没错,但是很多事情计划赶不上变化。
整部戏的笑点来源与《桃花源》剧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顺子造成的麻烦,还有戏里本身演员间互动的台词、动作产生的包袱。而且《桃花源》和《暗恋》在同时演出时台词还能串联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搞笑的效果。为了抢舞台两个剧组还闹出不少笑话,加上危机重重、洋相百出让《桃花源》的导演心力憔悴、无可奈何。
我觉得这部舞台剧非常好看,给人一种一菜两吃的感觉非常超值。剧中两个剧组都急于完成彩排,疯女人急于寻找他的刘子骥,江滨柳急于要见云之凡,老陶急于回家带老婆春花一起去桃花源。不管在什么时代大家都有急于实现的梦想,但是都忽略了当下。其实我们应该多多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脚踏实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每个人对于这部戏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桃花源。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有回不去。满分10分制我打9分,下一次讲电影《反贪风暴3》。(想看图文并茂版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好习惯吐槽的观后感)回复5赞 - Lv5《Z21》作为2018第二届“有种戏剧节”邀请剧目展演单元的压轴作品,2018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1933微剧场演出。此次出品、演出单位:大路剧团,导演:旦生,编剧:王思,主演:施雨婷、陈说,制作人:孙文文。好习惯Lv52018-09-03
导演:旦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导演本科,朴生文化戏剧出品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及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新剧本写作”项目签约剧作家,曾经的设计师、漫画人、影视广告人和动漫教师。2009年接触戏剧,转向舞台创作。15年导演专业毕业后参与英国喜剧《飞来横财》(教师版),任副导演;16年以编剧作品《狗命》入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及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新剧本写作”项目;工作坊期间结识《掌柜的在吗》编剧杨隽夫,促成了《掌柜的在吗》2.0在上海的两轮上演。现致力于本土剧作的创作和舞台实践,探索当代剧场之途径。
编剧:王思是影视 、舞台剧演员、编剧、文学广告片导演,巴洛克现实主义倡导、死忠践行者。
看这部话剧主要是因为该剧是戏剧节的剧目,顺便看一下从未去过的1933微剧场上演的剧目质量如何。该剧在其它地区演出反响不错,言归正传讲剧目。(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请谨慎阅读!)
剧情简介:
故事讲的是Z21,一趟始发北京西、终点拉萨的列车。一个前往拉萨将与出轨的爱人见最后一面的男人,和一个前往格尔木与分居五年的丈夫汇合相守的女人。狭小的空间、漫长的时间、激起两个人交流的欲望,3753公里、42小时内、有些东西正在微妙地发生着变化弥漫在车厢里。火车即将到达终点,谁将不舍离别?
主要人物:
男主是一位服装版型师,他的妻子去拉萨旅游的路上爱上了一个男人要留在那里与他离婚。他动身乘Z21列车去拉萨与妻子见面谈判,如果不能挽回就准备服安眠药自尽。
女主是一位社会新闻记者,他与长年在格尔木做工程的丈夫一直分居两地。由于发现自己怀孕她辞去工作,动身前往那里与丈夫相聚定居。
评价:
话说1933这剧场外面太热,装修太素像毛坯房。而且等候区没有足够的椅子太简陋了,希望以后完善。
检票进入这个小剧场后位置不固定安排,我选了个偏当中的第一排便于观察演员的表情动作。虽然在小剧场演出灯光道具等设备都很简单,本剧演员一共就两名。但是故事涉及了家庭婚姻与两性爱情观差异等问题,比我想象中要好看。
我在豆瓣网上看过一篇别人点评在蓬蒿剧团看此剧后的评论,该豆友对于故事中主人公心里和经历分析认为两人不会畅所欲言到互生情愫的地步。我感觉就我看的版本应该做了一点调整,结局方面我看的是女主不辞而别后男主接到一个电话就戛然而止了。豆瓣看的版本结局是男主接到妻子来电告知自己遇到的男人是骗子。
我认为我看的大路剧团版这种开放式结局更好一些,可以留白让观众有更多想象的空间。故事不一定要封闭式结局才叫完整,舞台剧《出租屋》的导演李宗熹曾经表达希望观众能把戏剧故事当成一面镜子每个人看出不同的味道。
编剧王思称《Z21》的灵感跟Z21这趟真实存在的火车关系不大,文学也好、创作也好、他始终认为艺术创作是为了接近真理。如果一本书写出来又或者一出戏被排出来,使观众反倒更迷失在当下的时光泥沼里那创作者本人就该被火烧死。他憎恶不痛不痒的东西,憎恶低劣的开怀,憎恶不值一提的眼泪,憎恶人们就打算这么过完自己的一生,连繁星闪烁的原因都不想知道。
他创作《Z21》让人们看看自己的生命有多悲哀,他用巴洛克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来使人们看见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奇特的是你发现大部分人们依旧只愿意接受它其中的美好假象,那更瑰丽壮美的浓缩在短短41小时的生命长河的真相却无人问津。人类已经越来越脆弱了,很快大家连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也不愿意再相信了。
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两人的职业和他们性格非常搭配,两人在婚前和另一半的感情基础都不错。可是到了婚后,他们两组家庭都在感情经营上出现了问题。两组家庭中的男方都忽略了妻子作为女性需要体贴和关心,不是光有物质提供就可以了。妻子不是免费保姆,在婚后她们依然需要自己老公像婚前追她们的时候一样用心表达情感。追求时山盟海誓,结婚后变成考完试不看复习资料的做法是很多人的通病。
婚姻生活中固然平凡的基本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鸡零狗碎的事,但是作为夫妻至少还是应该做好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互动。男女主人公的婚姻不幸福都是只站在自己角度造成的悲观看法,在双方角色扮演对方配偶这段展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事提醒了在感情世界的男女,任何情感的维系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在两人交流谈心时彼此都敞开心扉,像多年未见的好友聊得非常投机。有的时候有些事我们愿意和素不相识的人讲,因为生活中没有交集、没有利益瓜葛、不用竖起心墙去提防人家。
至于说男女主人公在火车相识成友后是否有广岛之恋的出轨倾向,我觉得并非是编剧想刻画的重点。长途列车在编剧印象当中人与人的关系并没有剧中这样掏心掏肺,反而是有点凉薄缺少互信。所以我觉得编剧可能把自己的经历思想幻化成这两个人物,借他们之口表达现实世界两性应该如何换位思考去经营好婚姻家庭。虽然整体有幽默搞笑的部分,不过背后也带有对现实残酷的悲观看法。人是会变的,但同时也是难变的。
婚前婚后两个样这种变化出自于对婚姻看成了一个结果还是新的起点,如果认为是结果自然容易得过且过不去用心经营。如果看成是一个新的起点自然会特别重视平日的点点滴滴,一旦另一半做得不够好就会对婚姻大失所望。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两性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会有完全不同维度的差别,如果不注意沟通难免造成误解和矛盾。
男女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事,可能会发生在每一对处在婚姻或者爱情当中的男女身上。他们的经历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大家都愿意主动去与另一半做良好沟通可以避免不少误会。
就故事表象而言男女主人公确实在聊天中有点互相理解,甚至看上去貌似有点暧昧的意思。但假使真发生两人出轨在一起其实将来也未必幸福,因为置身事外和作为当事人的心境与想法会有不同。况且两人没有相遇前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出轨,为何火车上的邂逅就会私定终身呢?火车上这点时间的了解难道比他们和配偶相识生活的时间长吗?我觉得两人真相处在一起组成家庭不一定日子久了还像在火车上这样交流顺畅,所有不期而遇的相逢未必碰到的就是你命中注定的良人。
本剧两位演员的表演很有代入感,把主人公苦于无法理解另一半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相谈甚欢后对彼此欣赏的溢于言表的神情也流露的很自然,缺点是台词有时卡壳在开头几个字估计可能状态不好导致的磕磕绊绊。
婚姻和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通过剧中的故事我相信对很多观众会带来一点触动,就我这种单身狗来说就当成是未雨绸缪的事前教育吧!
不过最后开放式结局中女主说的那段对孩子讲的话,我不是很理解其中的玄机想表达什么。是要表达女主对男主的依依不舍?还是两人本身就是夫妻只是男主精神出了问题无法相认?当然故事也可以改成夫妻二人感情有间隙,丈夫精神异常幻想妻子出轨准备去拉萨自杀。男主由于精神问题认不出妻子,妻子扮成同行旅客借机把不幸的婚姻根源趁交流之际摊开说后离开。
其实故事如何改变都是为了阐述感情世界的问题,万变不离其宗。满分10分制我打7.5分,下一次讲电影《精灵旅社3》。喜欢我剧评的可以关注我的微信个人公众号:好习惯吐槽的观后感(业余时间不定期发布,此次业余剧团表演故打分较松)2回复6赞 - Lv5《无人生还》由阿加莎·克里斯蒂[英]编剧、中文版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青年导演林奕执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制作出品。演出由贺坪、付雅雯、李建华、佘晨光/许承先、徐幸、童歆、吕游、王肖兵、王华/王珏、张羴、祖永宸联合主演。舞台结尾版:2018年7月12日-7月13日19:30,7月19日-7月25日19:30,7月28日-7月29日19:30(周一无演出)小说结尾版:7月14日14:00, 7月14日-7月18日19:30、7月26日-7月27日19:30(周一无演出)。好习惯Lv52018-07-23
导演林奕1982年1月出生于上海,2000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并于2004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2007-2009年执导《捕鼠器》,2007-至今执导《无人生还》,2009-2011年执导《侦查》,2009-2012年执导《意外来客》,2010-2013年执导《空幻之屋》,2011-2012年执导《命案回首》,2011-2012年执导《死亡陷阱》,2011-至今执导《原告证人》,2011-2013年执导《蛛网》,2013-2014年执导《Rule Of Three》。
编剧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个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的英国小说家与剧作家。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英国女王钦点为“侦探女王”;“不列颠帝国勋章”获得者;埃克赛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不列颠帝国女爵士勋章”获得者。因侦探小说成名,一生所获殊荣远远超过其他侦探小说家。她的作品被译成103种文字,在157个国家出版。总印量仅次于《圣经》,并与《圣经》、《莎士比亚戏剧集》同列世界畅销书前三名。创造出了一个叫“波洛”的小人物式侦探,并凭借这个小人物使侦探小说正式步入正统文学的殿堂。在阿加莎数以万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和法国戴高乐总统。《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捕鼠器》等作品在中国读者和观众脑海中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剧。
看这部话剧是因为阿加莎的话剧看过几部都觉得不错,这次是上话&捕鼠器工作室联合出品所以去看一下。该剧目前豆瓣评分8.6分,言归正传讲剧目。(观后感涉及部分剧情,请谨慎阅读!)
故事讲的是十个互不相识的人,被富有的欧文先生邀请到了印第安岛上的私人别墅里。晚餐后一个神秘的声音揭开了人们心中所各自隐藏着的可怕秘密,当天晚上年轻的马斯顿先生离奇死去。古老的童谣就像诅咒一样笼罩着所有人,似乎有一双神秘的眼睛在时刻窥视着这场死亡游戏。到访者就像消失的印地安小瓷人一样一个又一个的走向死神密闭的大剧场,孤岛的悬崖别墅被迷雾笼罩。随着剧中人物接二连三地突然死亡,悬念和恐惧向人频频发难将故事和推理慢慢带向高潮。
主要人物:
隆巴德上尉在南非曾参军,在部队遭到围困时自己侥幸逃出让土著手下被敌人所杀。
维拉曾当过家庭教师,当时为了想获得遗产的男友而使男友的小侄子被淹死而没阻止。
瓦格雷夫法官为了利用自身权威对一名有争议的犯人判处死刑,他在别墅里判断谁是凶杀时非常从容不迫。
富家子弟马斯顿平时喜欢飙车,他曾经超速行驶撞死过一对兄妹。
麦肯锡将军因年龄差距大的老婆与手下有私情,利用职务之便派手下去战场送死。
化名戴维斯的前探长布洛尔为了升官发财与匪徒勾结,在法庭上作伪证诬陷别人导致对方在狱中死亡。
神经科医生阿姆斯特朗滴酒不沾,实际上他当年因喝酒导致医疗事故病人死亡才转的科。
老妇人布伦特因循守旧,当年她的年轻女佣与人珠胎暗结后被逼自杀与她有关。
管家罗杰斯和女佣是一对夫妇,他们早年在看护主人时没有及时送医导致东家致死而获得遗产。
《无人生还》这部小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最钟爱的一部作品,而话剧《无人生还》也是由她本人亲自改写的剧本。自2007年在上海轰动首演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悬疑热”号称“史上非常恐怖的”的悬疑话剧。在中国上演了300余场,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宁波、苏州、长沙等11个城市进行过巡演。
这部话剧我很早就订了票,位置在第一排偏当中视角还行。演出从19:30演到差不多22:40左右结束,幸好地铁末班车时间还能赶上。作为阿加莎名剧来看的人很多,基本座无虚席。开场时映入眼帘的布景非常逼真,别墅分为客厅、门廊、卧室、厨房、小岛。另外还有酒柜、壁炉、吊灯、落地窗、沙发等一应俱全,看上去非常考究。
故事刚开始时由罗杰斯夫妇交代会有很多客人来到别墅小住,紧接着客人们陆续到来。每个人物出场举手投足和说话间都透露出各自的性格,其中隆巴德和维拉关系很密切。
来的人都是收到了欧文先生各种理由的邀请,实际上根本没有欧文夫妇。开始大家只是觉得主人不来有点不地道,之后唱片机里有人控诉来访的每个人的罪行。从这里开始透露了请大家来到别墅动机不单纯,而富二代马斯顿意外身亡后表明并不是恶作剧而是早已布局的阴谋。
在马斯顿死亡时伴随着一个印第安小瓷人的损毁,而墙上的十个印第安小男孩的童谣预示着所有人死亡的形式。所有人对于曝光自己的黑历史都矢口否认或者有自己正当的理由,其实马斯顿被杀后大家心中还是很忐忑的。但是无法确定谁是罪犯,所以大家互相猜忌。
瓦格雷夫法官牵头帮助大家抽丝剥茧分析罪犯,首先询问大家收到的邀请函的内容。通过内容发现凶手对于大家比较熟悉,可是大家对于凶手没有丝毫印象。之后在几个主人公之间的谈话中慢慢揭示了彼此的黑历史,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背负人命。
这里我有个疑问,凶杀不认识当事人是从何渠道获知这些人的罪行的?还有证据是否确凿呢?如果证据不充分这种谋杀就不能算是替天行道了。事实上很多影视剧和小说里都提到过有些人虽然犯了罪,但是没有证据抓他们而让他们逍遥法外。美国电影里很多主角对付坏人基本都是受害后报仇,或有确切渠道了解罪犯详细的罪行后出手。而此剧中幕后黑手我估计他搜集的信息有限,像隆巴德上尉、维拉小姐等间接致人死亡的罪行很难取证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所以说法律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依靠证据判案总好过靠猜测在法外处理要好。
在一个个当事人接连神秘遇害后大家陆续交代了自己的罪过,有忏悔也有死不悔改的。这并非都是良心发现,而是面临死亡产生的恐惧而做的辩解。这些辩解只是想表明自己罪不至死,或者只是一时疏忽。凶手并没有因此发善心戛然而止,而是继续按照童谣上的次序一个个除掉每个人。通过每个人罪行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没有亲自动手杀害别人,比如借刀杀人或者玩忽职守等形式。这些人的罪行如果按法律判即使证据确凿很多确实罪不至死,幕后凶杀有点量刑过重了。话说回来,如果是正常人确实不会以密室凶杀的模式来彰显为民除害。
在最后部分所剩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大家互相盯得更紧而凶手的机会更小。如何在确定凶手就在大家当中的情况下动手成为了一大悬疑,这里容易肚子饿的布洛尔出了不少笑料。而房间断电后点了蜡烛增加了恐怖的气氛和惊悚的味道,观众们都在屏气凝神的观察台上的进展。
我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陌生人间有时很脆弱,比如那些碰瓷的老人多了很多人见到老人摔倒都不敢扶。这里除了坏人变老了的问题外也说明法制上对于此种问题还需完善,避免人心惶惶谁都不敢做好事。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的反派江亚就以暴制暴,其中有个小女孩做好事反而被讹就是体现了这种问题。
最后部分只剩两人时这种互相猜忌更加严重,当然也是凶手希望看到的。至于最后谁是凶手就不剧透了(瓦格雷夫法官谢幕时提醒我们不能说),我看的舞台结尾版结局和小说结尾版不同。
阿加莎的剧我觉得好看的地方就是在这种悬疑和惊悚气氛相结合的地方,她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给观众去揣测人物的动机和下一步行动。而且就算是你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演员们的表现互动依旧感觉很出彩。加上《无人生还》有两个版本,阿加莎自己编两个版本的结局不同效果也不同。
我个人感觉这部话剧非常好看,虽然我坐在第一排但是真没发现凶手是何时动手的。其他观众可能和我一样好奇每个人的死法如何与童谣相符,以及凶手到底是谁。本剧的布景、音效、灯光都设计的不错,把恐怖的气氛以及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逼真地还原。
演员们演技都发挥不错,使人物有血有肉十分饱满。每个演员的肢体语言和音色神态都惟妙惟肖,把人物的恐惧和互相猜疑体现得淋漓尽致。喜剧效果的部分主要由阿姆斯特朗医生、探长布罗尔、上尉隆巴德包办,恐怖效果部分由前家庭教师维拉负责。
这部反映人性的密室凶杀悬疑剧常演不衰主要就是依靠这些优秀演员精湛地演技吸引观众的,我个人强烈推荐大家有机会去看一下。满分10分制我打9分,下一次讲电影《兄弟班》。12回复20赞 - Lv4最初关注舞台剧《回廊亭杀人事件》倒不是因为东野圭吾,是因为导演赵淼。前不久刚刚二刷完赵淼导演和他的三拓旗剧团的经典肢体剧《水生》,依旧被其悲婉、洞彻的力量深深感染、震撼!然作为一个在演出开始前三分钟,终于读完东野圭吾原著《长长的回廊》的观众,对舞台剧“双女主”“双故事线”的表现手法和呈现形式,表示喜忧参半......峰峰家的小浣熊Lv42023-05-11
喜的是:
光影与肢体语言的优势对于悬疑氛围运用地淋漓尽致
①小说结尾很仓促地、缺乏合理说服性地直奔凶手与高潮,且强行在枝梨子与二郎“同归于尽”之时戛然而止,留给读者自己读罢对人性、欲望去挖掘去反思;而舞台剧的结尾,在这之后,又继续情感上的一小段过渡,从而平复观众得知残酷事实、骇人真相后的震惊与压抑
②贯穿整场,聚焦结尾接连几幕的升华,我能读到读透一个单纯傻陷于爱情的女人的可悲,她的容貌被社会恶意围攻狙击,以为重拾了生与爱的尊严,却被同一个她深爱的男人“谋杀”了两回,一次是诛心,一次,是夺命...... 长长的回廊亭,桐生枝梨子小姐,终究将被困在这一处的尽头......
忧的是:
爱情部分太过强势从而掩盖了理应更突显的推理份额
①无论从原著小说到这出舞台剧,不是我非常满意的悬疑故事,可能受东叔这部本身就及格上线的著作影响——更注重于人物心理刻画与性格描摹,以及复仇背后困境的自述与呈现,从而导致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可小说是被冠以“本格推理极致之作”的头衔滴呀,然皆是空有谜团疑云,拨云见日的过程反而模棱两可,不够严密清晰
②看得出,这版编剧主创已经很努力了,而且几条线索重新打乱整理编排、几处细节重新删减增改调配,确实于舞台上更显合理顺滑、赏心悦目了,再加上全场昏暗的黑色系与阴冷的灯光调性、弹拨打击配乐的烘托扣扪递进以及恰到好处的雷声轰鸣,恐怖瘆人氛围渲染地尤为沉浸。只是,我看到的,“爱情回忆线”vs“暗黑凶案线”,前者更胜一筹,即故事愈发像一则爱情悲剧故事,本应有的犯罪元素和悬疑推理以及复仇路径,愈发薄弱......
🅰
【序】
开头和结尾,十五人一袭黑衣的肢体群舞,就像一年前后的两场火灾、两轮人祸,也算是一种呼应和闭环——复仇的起点,亦竟是复仇的终点...... 尤其是开场,“回廊亭”四幢楼房前的长长回廊,一盏寂静的油灯于回廊上轻蹑踱步而过,暗流涌动、神秘难测的人性欲望中,引出故事源起——画外音的新闻播报,是一年前那起骇人迷案和对生命的绝望——年轻的桐生枝梨子被扭曲的夜影和复仇的心火吞噬,高高举过头顶冲破围界的唯有一封书信遗世独立,取而代之的是鸡皮鹤发、弓背蹒跚、老态龙钟的“本间菊代”,她的苍颜甚至还用一黑色丝网面具遮挡......
轮椅上的本间菊代,身前一道白烈斜光直直地朝向她冲来,她却不由自主地被影子步步向后拖拽......
是否已然暗示,复仇之路,抱火卧薪、棘地荆天、驰魂夺魄,乃一条不归之路......
身后,高举的“回廊亭杀人事件”七个血红大字,为爱复仇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其实,本间菊代初到回廊亭的一幕场景我甚是喜欢:当她淡然脚步跨进一年前“熟悉”的伊之壹,瞬间无论从旁躁动不安的黑影人还是阴狠灯光的配合,都将本间菊代,哦不,是桐生枝梨子灵魂深处伤口隐隐作痛的撕裂崩拉感、复仇之路前途迷惘未卜的惊慌忧惧感,暴露地“体无完肤”......
【灯光】
这出舞台剧,个人觉得,舞美设计是优于演员表演和剧本修改的,更贴近“悬疑推理”之内核,简单亦复杂,节奏感与艺术感兼具。
首先是灯光,暗黑系的舞台,全场低沉昏暗,几乎全靠打投在当下重要人物角色上的白光以及微弱点亮室内或室外场景&渲染烘托紧张恐怖或轻松欢愉的情绪氛围的各色光亮。此外,舞台上的大火、烟雾、爆炸、落雪等场景,也是由或猩红或蓝紫的灯光设计调配辅助完成的,从而推进人物剧情达到一个又一个递进式高潮。
【道具】
其次是道具。房间、餐厅、大堂、野外和枝梨子家的布景,看似笨重、繁琐,但每一次转换都有条不紊、干净利落。道具陈设中,除了本间菊代利用为重回回廊亭借口的枝梨子遗书,除了古木律师手中让一原家族成员暗自较量直至当面撕破脸皮的高显先生遗产分配书,除了本间菊代与枝梨子烧水煮咖啡的瓦斯炉和器皿,除了纪代美手里的冰锥,除了高野刑警录像的设备工具,除了枝梨子打录交付给一原高显先生的寻子报告与电脑,除了枝梨子与二郎野外约会时舞台左后侧挂下的一轮弯月,除了枝梨子休憩和被掐断性命以及本间菊代欲以刺杀一原直之的床榻,或许每一件道具都本非其表象功能这般简单,而是隐含着诸多无声的戏份...... 其中,个人最喜欢的便是镜子、油灯和面具的设计与运用
镜子:位于伊之壹房间内的立面镜子,一方面,是双女主(本间菊代与桐生枝梨子)之间神秘微妙的身份照应、情感链接、自我心绪审视,甚至与一原直之产生勾连;另一方面,是串联起尘封记忆和植入插叙过往历史碎片的“任意门”“时光穿梭机”,即划分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实现了多场景多人格的共存——具体会在后半部剧情对照分析中详解
油灯:油灯,是故事中最“沉默悄然”“冷眼旁观”的讲述人与见证者;油灯,往往和黑影人同时出现,似与漆黑迷离间的指引与警醒,与鬼火狐鸣间的怖森缠绕,亦是与观众舞台间的无声向导,复仇路上的踽踽独行的希望之光、点点燃烬的生命之火;尤其是长廊上一手提着油灯蹑手蹑脚,或者回廊亭昏暗主馆内重要人物情节信息旁的慢动作“观照”
黑衣:除了饰演双女主或一原家族成员各自人物角色时的服饰,其余时间所有演员皆是隐形人——黑色长披风外套,既符合剧本阴暗的基调色彩,又似乎是蠢蠢欲动伺机而发的隐匿残缺人格,见不得光暗昧亏心的扭曲丑陋欲望
面具:我注意到,本间菊代、一原直之和纪代美,这三个人都与“面罩”有过肢体或面部接触——本间菊代易容后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假借他人身份以为爱复仇,故而出现时从带着黑丝网面具到摘下,象征开启复仇之路;一原直之的那段个人戏份也有带着面罩,结合他被杀当晚鬼祟可疑乃至凶相毕露得来到本间菊代房间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面具,是代表该角色存在伪装和结局死亡,但纪代美在由香死后悲痛欲狂躁叫嚣时也有一段戏是手中握有面罩,这里的意旨就如同人性的虚假与伪善——面具下的每一张面孔,都值得慎思......
烟雾:似云迷雾锁的回廊亭真相,似毛森骨立的冒名顶替与欲盖弥彰的本性遮掩,更似鬼迷心窍勾魂摄魄的无尽欲望......
四格方框和顶层:演出伊始,舞台布景极其简约,分成四个并排隔间的冰冷无情的深黑盒子框架,是回廊亭五幢主建筑;拼凑出的平面“屋顶”,是一原家族和本间菊代被暴露在矢崎警长面前接受盘问之场所,也是本间菊代眺望回廊亭院落回忆自己还是枝梨子时与二郎的浓情蜜意难舍难分的遥不可及的远方,生命中最耀眼的一段时光;随着剧情推进,这四格盒子,可以是房门前连接起来的长长回廊,也可以是房门一开进来时室内场景之玄关,满足了多功能多变幻的视觉效果
桌椅:除了餐厅和大堂里桌子作为基本房间功能的象征性作用,最特殊的一次用途,或许就是本间菊代在表明自己手上有一封枝梨子生前寄给她让她代为传达给一原家族的遗书之时,正是幻化出的枝梨子从被一原家族七人围着的桌子上爬起,给一原家族朗读自己“遗书”预告之震慑文字
四隔间屋顶上方悬挂的七格人物相框:似乎预示着除了已经最先死去的由香,余下回廊亭的每一个人都逃不开“嫌疑”与“动机”的困囿
冰锥和火团:“冰”vs“火”,都是自舞台顶部下悬,取走了某个性命,再升缩回去;只是一个“冰锥”,在舞台前方斜角插落,而另一个“大团火苗”,在舞台后侧垂直降落
【肢体】
三拓旗剧团演员们在这部舞台剧里如预期的那样,在本身充实动人的剧情基础上,把肢体语言融入、糅合并运用、展现得游刃有余。基本的台词和舞台走位,加入大量形体肢体动作(甚至有些浮夸),创造更强烈的戏剧张力和表现力,甚至带来了意想不到或有意为之而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给观众营造更饱满的视觉冲击力和诱人的未知可能性,更吸引观众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跟随故事线索一直走下去。如此诗意的形体语言,加之上述隐藏话语的诸多舞美灯光道具,真正体会到了“无声胜有声”
【角色】
“道化服”,说完道具后,演员主流的装束与服装,我觉得是很符合整体剧本气质与人物身份、性格特征的。
十五位演员,许多演员一人分饰多角:穿上剧中角色定制服装时,他们是有名有姓的“回廊亭人”;脱下角色服换上隐形人黑衣服,他们是衔接故事、营造氛围的舞团,是人心与人性的外显与黑化
对于剧本中人物角色存在人设降智、矫揉造作的成分,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①本间菊代&桐生枝梨子
本间菊代的妆容、语态和步伐、举止,还是非常贴近鹤发老妪的,尤其是多处外化内心情绪波动挣扎、浓重苦痛忿恨恐惧决绝与孤注一掷的细节刻画。枝梨子,大概因为演员太漂亮了,被社会恶意、被爱情抛弃时少了些共情。而镜面的作用,又给演员张驰有度的演绎提供了很大的媒介帮助。
②苍介&直之
苍介,一原家族如今主事人当家者,仕途从政心极强;直之,一原家族新声代崛起力量,家族事业有望继承者。他们作为商人的精明狠辣,在小说里好像都有被表象的温文尔雅所覆盖而显片面,可是投射在舞台剧里,都有揭开潇洒敏锐的假面,裸露最晦暗人格的那些截面:苍介直言对兄弟的怨恨,直之放话对本间的怀疑
③纪代美&曜子
纪代美比想象中更年轻富贵相,但一样爱摆架子,几场情绪爆发的场景戏有点意外,但见演员能力;曜子的居高自傲,一心只想要钱以弥补家庭产业欠债,符合预想
④由香&加奈江
由香和加奈江,一个丰润知性美,一个野性奔放美。细腻、聪慧如大家闺秀、千金小姐的由香,我还是喜欢小说里的沉稳内敛——至少小说里的由香对爱情的炽热没有这般按捺不住,稍显隐忍稳重。加奈江很是活泼,脑筋也转得很快,虽说对家里事不上心,但同样细致、通透
⑤健彦
健彦这么夸张、勇猛地向由香疯狂示爱,在舞台上无疑是我最讨厌的角色。尽管大概率是受其戏剧工作者的职业影响,尽管这个角色贡献了不少喜剧笑点,但是womanlike的既视感,还有浓烈的嫉妒心,真的无法产生好感
⑥小林真穗
一样勤勤恳恳的处事风格,一样朴素淡雅的妆容打扮,一样的不起眼,一样的难以将她与凶案挂钩
⑦里中二郎(假二郎)
爱情回忆阶段的二郎太过稚气,没有演出费劲千辛万苦只为隐藏卑鄙心机的可恨与可恶,所以到后来在枝梨子家,二郎突然孩子气地提出删掉枝梨子的报告内容与接下来示爱枝梨子的画风转变很显突兀
⑧矢崎&高野
矢崎警长说台词时口齿好像不太清晰,咬字很累,倒也符合查案无能、逻辑思维简单粗暴的警长;好像有一处台词,矢崎说得太快有点打结口误,第二次重新捋直了舌头就清楚了许多。高野刑警更显憨傻可爱,无脑式地泄露好多警方机密,让矢崎警长气不打一处来,也是无敌了~
⑨古木&鯵泽弘美
古木律师,正直,老道,对一原家族的秘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始终保持缄默。鯵泽弘美,与真·二郎身世极为相似,为了满足内心钱财的欲望,手段之残忍阴谋之卑鄙,恫吓世人。当演员以弘美身份出现在本间菊代和枝梨子面前,卸下了二郎的嫩彻,“真面目”反倒演得更自然、顺滑。
🅱
P.S.因本人是细节偏好者,也喜欢完“找茬”“消消乐”类小游戏,所以难免把舞台剧本和东叔的小说对照来看...... 以下是个人相较于舞台剧和原版小说之间情节内容对比(可能不完整或因记忆偏差出错或会带有主观意识),含剧透预告
【增加】
①由香对叔叔直之大胆示爱与直之的明确婉拒;健彦对由香略“舔狗式”穷追猛打的追求,还时不时上演玫瑰花“魔术”节目
②纪代美在由香死后,悲痛忿恨之余,有想撕毁古木律师手里的一原高显先生财产分割遗书,且有动作上的拉扯扭打
③曜子在家族成员面前承认,门外偷窥朝回廊亭里张望的神秘人是其丈夫公司所欠高利贷的债主方(小说里没有这么明确自白吧?)
④舞台上,多亏本间菊代的回忆挣扎与沉浸幻象,枝梨子和二郎之间的两情相悦,增加了超多暧昧缱绻;虽然每一场景几乎都在小说里有迹可循,i.e.保留了小说中二人肚饿吃汉堡包、二郎觉得枝梨子看电影时频频点头像个心理咨询专家、二郎在孤儿院的叛逆以及接受心理咨询后院长对其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很显毛骨悚然、枝梨子和二郎彼此羞赧地坦诚都没有过交往对象、枝梨子在家里给二郎看她打算交给高显先生的报告以及二郎戏谑如果删掉会怎样etc. 然,小说里二人之间每一次会面、每一次相处、每一次对话,即使双方都暗生情愫,即使在枝梨子家有干柴烈火之事,但给我的画面感依然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毕竟最真实的“假二郎”恶心于枝梨子容貌的...... 尤其是二人在钓鱼老人的“注视”下吐露心声“海誓山盟”,被两位演员演绎地极被动又很勇敢,小说这里并未觉得枝梨子反应如此剧烈相反应该极力压制内心的躁动狂乱的,而且舞台剧把“恋人”一词换成了“男朋友/女朋友”...... 或许,我只能说,舞台剧的演员在这会儿太擅长“隐匿”自我、太人格分裂、太会装了......
⑤原著中,直之对本间菊代身份的怀疑一直都像似有似无,有时我甚至会认为这就是本间菊代内心慌乱不安在作祟;而舞台剧里,直之已经主动“登门”挑破对本间菊代的怀疑了——这一情节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剧本上最大的改动——直之被杀
⑥矢崎警长在对回廊亭各位进行讯问时都有让高野刑警“例行公事的录像”
【删减】
①由香死在凳子上(而非被窝),且由香没有留下“暗示凶手”的特殊符号,这样就完全打乱了“小林”这条复仇主线最后的恍然大悟、昭然若揭
②舞台剧删除了二郎生母克子的所有信息,包括高显想要找儿子是因为收到了克子的信件,以及克子的生平与高显的缘浅及往后命运的波折
③关于由香房间和浴室两个案发现场头发的采集检验,省去了许多警长与回廊亭里“嫌疑人”之间的往来对话
④在原著小说里,“池塘边的脚印”是推理断案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条线索,甚至重要性在“头发”之上,但是在这儿明显被削弱了
【改动】
①高野刑警在剧本一开始就出场现身了,即在“本间菊代”去回廊亭酒店的路口,主动与本间菊代女士打招呼并帮忙搬行李;而且矢崎警长是前桥人的身份这时候就透露了
②小说里枝梨子的巧克力是没有送出去的,当得知自己被想要告白的那位前辈在“女职员评价表”容貌一栏的评分仅为1(满分5),枝梨子自己把巧克力扔进了车站垃圾桶
③全剧最大的改动之处——从天而降的大冰锥,地上一块白布,直之死了!?随后,一原家族对于凶案的相互撕咬更露骨荒诞,苍介果然因为选举一事记恨大哥,嫉恨直之还要瓜分遗产
④矢崎警长对本间菊代真实身份的怀疑也有调整:小说里,矢崎是通过捕捉到本间菊代与一原家族人的对话中露出“表千家”和“里千家”的差异破绽从而埋下怀疑的种子;而舞台剧中,直接在矢崎和本间菊代的对话中,埋下明线
⑤个人觉得最牵强和不能接受的一处改动:小说原著里,矢崎关于本间菊代的头发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至今没有找到过某个人的头发,其他人的头发不管是多是少都采集到了,一眼就能看出属于本间夫人的白发却从未发现。”在改编后,逻辑思维完全倒置——不是因为没有本间夫人的白发而怀疑本间夫人,反倒是因为发现了一根白发而只有本间夫人是;本间夫人的行为举止不像年长者,所以质疑她的真实身份?
⑥小说里假二郎(鯵泽弘美)让真二郎除掉的是自己的爷爷,舞台剧改成了爸爸
【优势】
个人觉得综合剧本舞美各方面,改动最精妙绝伦的就是伊之壹房间里的镜子和多功能可回廊可房间的四格盒子(在“道具”部分已有阐释小结)
①本间菊代第一次透过镜面回忆起一原高显生前病重让自己帮忙寻找私生子
②古木律师公布遗嘱前夜,本间菊代与镜中桐生枝梨子,一个人两面之间的撕扯敲打——阐释着枝梨子,对爱情的渴望、被爱情的鞭笞、与幸福的幻灭——当初送给同公司爱慕之人的巧克力如何被弃置如垃圾,在绝望的境地又是如何被二郎重新拯救,焕发春光......
③警长从屋顶上拾级而下,本间菊代回忆起一年前火灾案发后,枝梨子被询问时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④本间菊代和古木律师第一次见面,回忆起高显生前有意立遗嘱(财产)给儿子,此时小林真穗从后台慢慢走出,于左侧回廊站立——部分真相与真凶已经暴露而呼之欲出了......
【不足】
刑警侦查断案、对一原家族和本间菊代等“嫌疑人”的怀疑和审讯,略去跳过了很多——直之死后,仅凭矢崎警长问每人一句“最后一次见直之的时间”,本间菊代就断定一年前的凶手有小林,不知这中间的逻辑在哪里,结论从哪来?如果是因为纪代美手里的那根冰锥,那么,在小说里尚且我能联想到小林与纪代美与冰锥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出舞台剧,前期完全没有关于“冰锥”的情节线索......
大段大段的回忆铺垫,却是如此草率的命案与复仇,如此仓促的结局与了断?所以,尽管舞台剧亮点很多、形体表达很美,依然难掩对推理的失望......
🆎
瓦斯燃爆,弘美现身,这时,透过本间菊代于镜面的穿越透视,撕开一年前的真相,“二郎”阴险狡诈卑劣的本性终得显现
万念俱灰的桐生枝梨子,唯有让“二郎”再次断送自己的性命...... 二人舞动挣扎间,枝梨子使劲最后气力,永久困住了“二郎”...... 六屏风火焰,身后那团熊熊烈火,吞噬了菊代和她心心念念的“二郎”,两人仅仅相拥;换成红衣的枝梨子,两人缠绵间,火焰散去,天降飞雪,或许,二郎也曾爱过枝梨子吧
人性的拷问,情感的践踏
贪婪的肆虐,悲悯的喧哗
飞蛾扑火,玉石俱焚
一切皆是错付......
【最后的彩蛋】
健彦和加奈江,健彦身后大刀一挥,直之应声倒地;健彦对着加奈江自豪地说道:或许这个结局怎么样?那就试试吧——加奈江附和道回复赞 - Lv5斯蒂芬•桑德海姆一直是一个说事的人,他不会因为要赚钱而写些肉麻的动听歌曲,编写浪漫的俗套故事,相反,他宁愿自己的戏只演出几场就因为票房不佳停演。他是一个真正为了艺术良心而创作的大家。lalalalaLv52017-07-28
虽然很多人对于他的作品只是敬佩,而非喜爱,我却可以说是绝对的桑德海姆迷。从第一部接触的Into the Woods开始,我就被他精湛的作曲技巧,奇妙的故事情节,绝妙的对白措辞和深刻的主题征服,从此对他五体投地。就好像当初遇到小波的文章时一样。其实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不是任何真理都可以用故事来表示的。于是概念音乐剧就出现了,桑德海姆的剧作虽然基本上都是有清晰的情节的,但是在好几部剧中叙事结构跟着主题走的趋向已经很明显。比如史诗《太平洋序曲》,探讨艺术与生活的《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讨论当代人婚姻爱情生活的《伙伴们》等等。
但1979年的《理发师陶德》却具有极强的叙事性,故事情节可谓曲折动人。虽然如此,桑德海姆还是赋予了这个精彩的故事以灵魂,而不是单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理发师陶德的故事在欧美流传多年,是大人用来吓唬小孩的经典素材。虽然作家彼得•海宁(Peter Haining)认为斯威尼•陶德确有其人,但由于资料不足,陶德的真实存在还是一个迷。其实最早的陶德故事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英国传说,故事说一个旅馆老板杀死三个住客后,他妻子将尸体做成肉饼出售。这颇有孙二娘的风采。
虽然历史上关于陶德故事改变的戏剧、文学作品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将它写成一个单纯的恐怖故事。陶德就是一个天生的杀人狂,杀人没有目的。直到1973年克里斯托弗•邦德的剧作《理发师陶德》才将故事的主题进行了深化,给予了陶德杀人的动机。关于这个动机,在后文将会谈到。桑德海姆第一次在伦敦看到这部话剧后就认为“它可以歌唱起来”,于是开始了音乐剧版的创作。休•维勒将克里斯托弗的剧本改编成了音乐剧剧本,而词与曲还是由才华横溢的桑德海姆一人操刀。虽然名导哈罗德•普林斯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剧作不感兴趣,但是桑德海姆还是说服了他来做音乐剧版《理发师陶德》的导演。1979年3月1日,《理发师陶德》在纽约尤利斯剧院(即现在的乔治•格什温剧院)开演。并于次年获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剧本,最佳曲谱,最佳男女主角(兰•卡里奥(Len Cariou)和安吉拉•兰斯伯里(Angela Lansbury))等在内的8项大奖。随之而后的复排及各种变体形式的演出也很多。《理发师陶德》可以说是桑德海姆作品中观众认同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1982年美国公共电视娱乐频道播出了美国巡演卡司的录像。这也是现在市面上可以找到的两种《理发师陶德》的录像之一。其他录像有英国皇家国家剧团的复排版,巴塞罗那西班牙语版,均在电视台播出过,但未公开发行。美国巡演卡司与原百老汇剧组人员变动较大,但是令人敬佩的安吉拉•兰斯伯里还继续扮演洛维特夫人。兰•卡里奥的陶德则由曾在百老汇短暂代替他的乔治•赫恩(George Hearn)饰演。这两位主角的表演相当到位,火候十足。这我会在后面讨论。
桑德海姆的剧作一向以极强的音乐表达力和控制力而独具一格。师从小哈姆斯坦的桑德海姆可谓是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伯恩斯坦的名剧《西区故事》的剧诗作者。自己的独立创作也日益成熟,他的很多名作均是自己包办词曲。托尼奖5次词曲双佳的记录无人能及。这些足可以证明桑德海姆高超的音乐功底。
《理发师陶德》的音乐可能是桑德海姆写过的音乐剧里最为复杂的一部。大量使用重唱与合唱,频繁的旋律反复和变调,以及丰富多彩的尖锐和弦,这些虽是他常用的技巧,但是在《理发师陶德》中可谓发挥的相当出色。
从开头到结束贯穿全剧的《斯威尼•陶德谣》起到了强调主题和连接故事的作用。桑德海姆动用了主导动机的写作手法,这使得整部剧的音乐剧连为一体,可谓一气呵成,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这一向是我最佩服桑德海姆的地方。有许多音乐剧存在着讨巧的问题,单曲动听,但是连在一起对主题对剧情的帮助不大,感觉就像是演唱会。韦伯的《轻风微哨》就有这个问题。这对于一部剧作是个致命伤,就好像话剧里面混杂了各种语言文体一样,庞杂无序。
桑德海姆本人更愿意称《理发师陶德》为一部歌剧,确实,从音乐上讲,这部剧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内中很多咏叹调都有古典乐简朴明晰的特点,如霍普的情歌《乔安娜》,简单的几个音符和舒缓的节奏将年轻水手心中的柔情刻画的相当到位。
洛维特夫人复杂的咏叹调《伦敦最差的馅饼》将动作,人物心理和剧情柔和在了一起,节奏和曲调随着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巧妙转变。桑德海姆被有些人称为控制狂也可以理解,因为确实如此。桑德海姆将音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连动作也包括了进去。很少有音乐剧作曲家花如此大的心思,让音乐发挥出如此大的作用。
托比亚斯的《皮列里的仙药》的曲调借鉴了英国民间小调的特色,顺畅跳跃的节奏,将托比亚斯单纯的性格和皮列里所谓仙药的虚无显露无疑。尤其是开头一句,连续的两次下行,在乐句最后一个高于前一个音8度的写法,不仅模仿了人说话的语气,还将小贩推销时的语气模仿地惟妙惟肖。
乔安娜的咏叹调《绿雀和红雀》,连续的下行乐句将乔安娜心中的失落描写的很动人。其中结尾的高音延续,又在绝望中透露出希望。
贯穿全剧的《斯威尼•陶德谣》借鉴了Dies Irae Gregorian chant的曲调,《醒悟》(Epiphany)的伴奏中也借鉴了这一古调,这和故事发生的时代和背景契合的很好。在Epiphany中因为措施复仇良机,陶德陷入疯狂,这一宗教古调为素材的伴奏将陶德内心扭曲的仇恨烘托的很好。而且在略显恐怖的《斯威尼•陶德谣》里这一宗教曲调更使得这一贯穿全剧的重唱与全剧总体氛围和主题联系地很紧密。
桑德海姆最擅长的估计是重唱了,重唱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互动很有帮助,和单曲不同,重唱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刻划复杂的人物心理。这也使得《理发师陶德》这一情节性极强的素材在桑德海姆的笔下更显得此起彼伏。
桑德海姆承认自己是一个恐怖片影迷,所以《理发师陶德》估计是他看恐怖片后的一次音乐总结,许多恐怖片配乐的精华都在桑德海姆为《理发师陶德》的音乐里显露出来。蒂姆•伯顿的电影版就可以证明桑德海姆为《理发师陶德》作的曲在萤幕上也会一样熠熠生辉。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桑德海姆为陶德准备的那两句宣叙调(There’s a hole in the world…),平直的曲调和快速的节奏就像一个人在发牢骚,和陶德对于伦敦这个貌似文明的黑暗所在的痛恨相当符合。
桑德海姆的音乐从来都不刻意追求优美,只要是符合情节发展,主题需要的,他就会写,无论多复杂,多让人受不了。但是到了情节需要柔情优美时,他向人们证明了他绝对是一个情歌高手,从《小夜曲》里的那些经典曲目(Send in the Clowns, Everyday a Little Death),到《拜访森林》里的《郁闷》(Agony),《无人是孤单的》(No One is Alone),到这部剧里的《当我在你身边时就不会》(Not While I’m Around),这些柔情的歌曲足以说明桑德海姆能够完美驾驭各种歌曲,而且不是一个媚俗的作曲家。
这部剧的主题并没有《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太平洋序曲》等剧目的晦涩难懂,但是虽然如此,此剧的主题还是正中要害的。那就是人性的黑暗。
为什么说克里斯托弗的改编赋予了这个流传上百年的故事灵魂,就是因为他赋予了陶德以杀人的动机,有了这个动机就可以回推,推出他为何为这样。于是整个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就在这个小小的动机中得到揭露。但是桑德海姆似乎更愿意强调人性而非社会。
本来的陶德要杀的只是罪大恶极的大法官,但是自从第一次失手后他就将自己的仇恨放到了整个社会上。所有所谓的文明人都是他的复仇对象。这时的他开始失控,成为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杀人狂。直到最后悲剧的发生。这似乎像是所谓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陶德无法控制自己心中膨胀的仇恨。就好像哈姆雷特无法克服自己的软弱和犹豫一样。所以《理发师陶德》颇有莎氏悲剧的风采。
人性的自私也是本剧的主题之一,洛维特夫人因为自己自私的爱,而没有告诉陶德实情,直到陶德误杀了自己的妻子后,她才醒悟。但这时一切都晚了,最后只是死路一条,因为陶德从未爱过她。这就是为什么托比亚斯会提醒她要小心陶德。
说到这里,人在爱前面的软弱也显露无疑,洛维特夫人无法离开陶德,因为她已经爱上了这个曾经的帅气发匠。最后自己的毁灭也是不可避免的。
特平法官是整个所谓上流社会黑暗腐败的代表,他的种种劣迹已经使他成为十恶不赦之人,但是社会的不公便在于此,于是陶德只有自己复仇,这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而教区执事则是那些帮凶的代表,是整个肮脏的上流社会的走狗的代表。
陶德最后被托比亚斯杀死,或许是为了说明复仇的虚无吧,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乔安娜和霍普在一起了,这是悲剧中的喜剧。也是为这一出大悲剧镶上一丝喜悦和希望。
我这里单纯讨论1982年录像版的演员,少许会涉及其他制作的演员。
首先讲乔治•赫恩,可以说赫恩的陶德是入木三分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01演唱会版的《理发师陶德》还是由他来饰演这个经典角色。 在这个主角复杂的心理塑造上,赫恩没有单纯将他演成一个冷血杀手,相反陶德的遭遇让人觉得可怜。人们对于他的同情会多于恐惧。在与皮列里比赛那一场戏里陶德沉稳冷静和幽默的一面被赫恩把握的很到位。最后的一场感情大爆发的结局,赫恩恰到火候的表演没有让我失望。我在看戏时最怕的就是演员的过火或者火候不到,过火是很麻烦的问题因为有些演员难以收住自己,一演就过了,而火候不足则或许可以纠正。
女主角安吉拉就更不用说了,老牌的明星了,她创下了5次托尼提名4次获奖的纪录(除了今年的话剧类最佳女主角未获奖)。虽然奥斯卡至今没有垂青这位大牌,但是金球奖还是肯定了她在电影界的成就。安吉拉塑造的是一个可爱中带点邪恶的洛维特夫人,她为了爱毁了自己,这可谓是她最大的悲剧。她对于托比亚斯的母性显示,使得这个角色更是一个悲剧角色。安吉拉纯熟的演唱技巧和演技加之多年的舞台经验,让她的洛维特夫人成为了不朽的经典角色。她自己都曾经说洛维特夫人是她最喜欢的舞台角色。
其他演员也表现地很不错,毕竟是一个要上电视台的制作,所以班底还是很优秀的。
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乔安娜的演员贝茨•乔斯林(Betsy Joslyn) 。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高音,单听录音的话我会喜欢上她的乔安娜。但是在演技上她显得有点过火,尤其是在《绿雀和红雀》这首表现乔安娜内心苦闷的歌曲里,她的动作和表情有点扭曲,过于夸张。看到特平法官往屋里跑的表演也过于夸张。01演唱会版的丽莎•弗洛曼(Lisa Vroman)诠释的乔安娜就比贝茨的到位很多。还有一点便是贝茨的形体有点偏肥,让人无法和霍普口中的“美丽女人”完全联系起来。尤其是穿上水手服的时候,这种体型更加显现出来。近段时间她在饰演非百老汇制作的汤乃地夫人(《悲惨世界》),看剧照她很适合这个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很夸张的,过火也没有关系。
看到01年演唱会版贝蒂•吕朋的演出,我觉得她也是洛维特夫人极好的人选,在05年(伦敦04)的复排版百老汇剧组里她饰演了洛维特夫人。这个复排版显得十分后现代,完全脱离了时空的束缚。布景和服装以黑色为主调,夹之白色,显得十分惨白阴森。较之79原版,此版更阴森。此版还有一个特色是没有管弦乐团伴奏,演员自己伴奏,这也是很有创造性的。可惜在06托尼颁奖上最佳复排版音乐剧被The Pajama Game夺走。
当然贝蒂的风格和安吉拉完全不同,安吉拉的让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而贝蒂则显得稍有野性和邪恶感,我本人一直觉得贝蒂•吕朋在唱歌的时候有点野,有点过的感觉,但是到洛维特夫人这个角色时却是刚刚好。总之两者都是洛维特夫人的极好诠释者。回复1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