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需知

限购说明每单限购6张座位类型请按门票对应座位,有序对号入座
儿童入场提示1.2米以上凭票入场,1.2米以下谢绝入场电子票本项目支持凭电子票入场。
-请至少提前一天购买,开演前24小时内,票牛会发送取票短信,请按短信提示内容取票。

项目简介

观众购票取票须知

(购票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购票即视为同意以下条款)

 

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禁止入场,1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

1.演出票仅限观看当天当场次演出,逾期失效,请提前取票、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演期间请保持场内安静,迟到观众请在观众厅外等候,听从服务人员安排安静入场。

 

曲目单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G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作品号 78

J. Brahms violin sonata in G major, op. 78

 

多美尼科·斯卡拉蒂 降B大调两首奏鸣曲,作品号 172, 545

D. Scarlatti piano sonatas in B- flat major, K. 172, K. 545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F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2

L. v. 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F major, op. 10 no. 2

 

中场休息 15分钟

Intermission 15min.

 

弗莱德里克·肖邦练习曲作品10 第八首、第九首、第十首、

F. Chopin etude op. 10 no. 8, no. 9, no. 10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作品号83

S.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7 in B-flat major, op. 83

 

沙汉昆 G大调牧歌

Sha Hankun 《Madrigal in G major》

 

张靖平 庆丰收

Zhang Jingping 《celebration of a bumper harvest》

 

勃拉姆斯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第一首)创作时间,大约在1877-1879年间,在这当中他先于1878年完成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严格说起来,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应该算是第四首,只不过前三首都在他的严格品管下,没有留下任何乐谱传世。直到「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问世之后,他才又陆续完成「A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0」、「d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一共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完美地展现小提琴的独有的歌唱性特色,让这项表现力最为丰富的絃樂器,搭配上乐器之王钢琴,两者进行亲昵且丰富的重奏对话。

此曲于1879年首演,由作曲家自己弹钢琴、约瑟夫·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曲子推出时,勃拉姆斯都已经四十岁,可见他对小提琴奏鸣曲这类作品的谨慎程度,事实上这算是他的第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但是之前在舒曼鼓励下创作的前三首,都在勃拉姆斯爱惜羽毛的观念下,没有机会与世人见面。

这首作品有个昵称「雨之歌奏鸣曲」,主要原因是第三乐章主题与滴滴答答的节奏灵感,来自他的艺术歌曲「雨之歌」(Regenlied),因而得名,有着唤醒童年梦境的隐喻感。另外有一部份灵感,来自他另外一首艺术歌曲「回声」(Nachklang)。而勃拉姆斯的外科医生好友毕尔洛托则认为,此曲有他1878年旅游意大利的印象,带着浓浓的南欧热情,在勃拉姆斯沉郁的曲风中并不多见。

第一乐章,不太急的甚快板,G大调,六四拍、奏鸣曲式。从一开始小提琴轻松的下行主题开始,此曲就露出温馨、粘腻的感觉,在被称为「呼吸间隙」(Atempause)的节奏流动中,小提琴展现它婉约妥贴的面貌,低回多于激昂、冷静多余躁进。钢琴部分很稳定地在六四拍中的第一、四拍敲出和弦长音,对比小提琴具有晃动感的主题。直到发展部钢琴才有机会演奏第一主题,或者是小提琴长音拉奏时,钢琴才略有表现。钢琴在第一乐章的任务,主要是烘托出温暖的气氛。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二四拍,三段体。这是外柔内刚的一个乐章,尽管是民谣风的慢乐章,但是钢琴却以沉重的弹奏、小提琴以悲愁的情绪铺陈着。尽管是ABABA三段体的简单形式,加上柔顺缓慢的外貌,但是音乐的内涵却是极为顽强的,期间甚至转调到阴暗忧郁的b小调,还出现舒曼式的送葬气氛,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第三乐章,极中庸的快板,b小调,四四拍,回旋曲式。钢琴伴奏的十六分音符如同雨滴般,连续地穿梭在小提琴变形自第一乐章的「呼吸间隙」节奏中。而这一个乐章最精妙之处,也就在贯穿全曲的「呼吸间隙」节奏,交织着绵密的雨滴节奏,在钢琴与小提琴两种乐器间流窜、互动、影响,所呈现不可言喻的精妙。不少评论员认为,这个乐章是全曲最感人的一段,更是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的灵魂精髓所在。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年)是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羽管键琴演奏家,是跨越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两首降B大调奏鸣曲作品号172,545风格特征不同,具有轻快,愉悦,鲜明的对比性,是近450首他的奏鸣曲中画龙点睛之笔。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F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796至1798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献给安‧玛嘉烈‧冯‧布朗伯爵夫人。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 :

快板,F大调(Allegro in F major)

小快板,小步舞曲,F小调(Menuetto. Allegretto in F minor)

急板,F大调(Presto in F major)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发展部是根据呈现部结尾的C-G-C元素写成的,除此之外,并没有明显地采用任何呈现部的元素。然而,它创造了许多美妙的旋律,其中一些于演奏时可能有中等难度。再现部与别不同,因为第一主题以D大调回归,然后转调回主音至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是F小调的小步舞曲,配有三重奏,小步舞曲重复时出现大量修饰。比起贝多芬大部分的小步舞曲,这更像一首小品。在降D大调的三重奏中,出现有如第一号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的先现音。

第三乐章是奏鸣曲式,发展部采用了赋格式。呈示部的第一主题是F大调,并C以大调作结。 再现部与别不同,因为第一主题是一个赋格式变奏,而不是依样画葫芦地重复。本乐章的尾声是依照主题的结束部而作的。

中场休息过后是弗莱德里克·肖邦练习曲作品10的第八首、第九首、第十首、

第8首:《F大调练习曲》,是练习曲中最辉煌明亮的一首,在音乐会上也很经常被演奏。这支曲子左手是主题的主要演释者。而右手用“练习”音型来修饰它。全曲具有活泼的性格,四个结束和弦,从左手低音用琶音手法一直传送到右手最高音,这是肖邦惯用的演奏手法,因为古典的琶音多是两只手同时进行的。

第9首:《f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难度极大的触键练习曲,强烈的悲愤之情以及尖锐的对比性,和李斯特的某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肖邦写这首练习曲时,还不认识李斯特。说明浪漫主义 使他们内心是相通的。

第10首:《降A大调练习曲》。它的目的主要是训练节奏。乐曲情调是明朗的,开始它比较平稳,随着节奏的变化,就象波浪一般向前冲击,中间也出现几个和弦,就象是几片云彩,暂时挡住了灿烂的阳光。此曲是同类型作品中最积极的一首。有人说它达到了钢琴技巧的颠峰,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彪罗认为此曲充满幻想的常动性格,除李斯特的《鬼火》外,没有其他的练习曲可以比拟。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首钢琴奏鸣曲和同一作曲家的第六号、第八号共称为《战争奏鸣曲》,由里赫特于1943年1月18日首演于莫斯科。此奏鸣曲曾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所以有人称其为“斯大林格勒奏鸣曲”。这首奏鸣曲共3个乐章。

1939年6月20日,普罗科菲耶夫的密友、职业伙伴、导演弗谢沃洛德·梅耶霍尔德,在排练普罗科菲耶夫的新歌剧《谢苗·科特科》(Semyon Kotko)之前,被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并于次年2月2日被处决。尽管他的死讯未被公开证实,在斯大林统治期间也不广为人知,但迈尔霍尔德被捕后不到一个月,他的妻子齐奈达·莱赫就被残忍谋杀,成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事件。[2]:158仅仅几个月后,普罗科菲耶夫“应邀”创作了《向斯大林致敬》(Zdravitsa,作品85)来庆祝约瑟夫·斯大林的60岁生日。

同年晚些时候,普罗科菲耶夫开始创作他的第六、七、八钢琴奏鸣曲(作品82至84),现常统称为“战争奏鸣曲”。这几部奏鸣曲中包含了普罗科菲耶夫为钢琴创作的最不和谐音乐。传记作家丹尼尔·贾菲(Daniel Jaffé)认为普罗科菲耶夫“已经强迫自己创作了一部欢乐的涅槃招魂之作,而斯大林则想让每个人都相信他已经创造了这样一个极乐世界”(即如《向斯大林致敬》中表达的那样)。而且他还认为,在这三部奏鸣曲中,普罗科菲耶夫“表达了他的真情实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七钢琴奏鸣曲》获得了斯大林奖(二等)。

第一乐章:坐立不安的快板和小行板(Allegro inqueito—Andantino—Allegro inqueito—Andantino—Allegro inqueito),奏鸣曲式,以七个片段组成。开头先奏动机1的音型B,引出动机2。敲击的动机节奏1引出动机4,动机4的半音阶进行音型C将节奏改为逆行,形成动机5。与动机5前半部分的半音型相对的是后半部大调化分散和弦D,在与动机1中不安定音程导出动机6。最后出现的是动机7,以无调性构成。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Andante caloroso—poco più animato—più largamente—un poco agitato—Tempo Ⅰ)开头内声部展现美妙的主题后转调发展,改变速度后,形成一种新旋律,主题和新旋律变奏后达到高潮,从高潮滑入低音部的顽固低音静下来后终结。

第三乐章:急促地(Precipitato),以八分音符为单位,2-3-2节奏,曲式为A-B-C-C-B-A型,最后以艰难的技巧排山倒海的音量构成灿烂的终结部。

沙汉昆 G大调牧歌

小提琴独奏曲《牧歌》是1953年沙汉昆先生就读上海音乐学院时创作的作品,乐曲采用内蒙民歌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民歌《乌和尔图和灰腾》的素材创作而成,展现了草原地区美丽壮阔的景象,真切地表达了牧民对草原与生活的热爱,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小提琴曲之一。

张靖平 庆丰收

“庆丰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是学习小提琴的学生的必拉曲目,也是演奏家在音乐会中经常选择的热门曲目。张靖平的小提琴作品吸收了大量民间音乐和民族器乐的演奏风格。作品描写了农村丰收季节热闹的情景,音乐主题来自西北民歌,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唢呐和戏曲音乐的元素。乐曲虽短,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扫码下载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