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4
    lily张
    Lv4
    2023-05-12
    中文版较之原版有很多地方处理得更柔和、轻快了,部分消解了原版的沉重和虚无。这种柔和的处理我猜一部分是主创团队的有意为之,另一部分是文化背景和演员能力所限。 有意为之的部分例如:木匠弥留之际旋转木马的设计 —— 原版中的舞台设计是所有人都在马车上欢聚,互相交谈与倾听。旋转木马在舞台上当然是美的,白得发光的马是大而震撼的,但也是过于梦幻和突兀的、除了木匠夫妇以外缺乏其他参与者的,和全剧的基调稍微有点脱节的。 文化背景导致的部分例如:三个天使的角色没有什么层次感,基本是在用一种堪称插科打诨的方式给舞台带来薄薄一层轻松愉快的色彩,完全淡化了角色中庄重和哀伤的成分。不知道是编导团队觉得这种宗教气质的角色水土不服所以处理成这样?还是演员自身的文化背景局限让他们选择这种表现方式? 演员能力所限就不必说了....年轻母亲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有非常重要的台词。我从头到尾不能理解孙莉的台词处理,营造出一种几近轻佻和轻快的氛围,实在是不能原谅的败笔。如果这个角色是一个相对给力的演员,全剧口碑应该不至于差到如今这个程度。倪大红老师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戏份吃重并carry全场。但倪老师对角色的处理其实也是非常柔和的,不确定其中几分有心几分无意。木匠原本是一个精于算计的犹太人,贪婪吝啬有之,精明谨慎有之。但倪老师凡是遇到那些体现精明吝啬的台词都处理得有些单薄,而那些情感流露的部分倒是都非常充分。让人觉得年轻母亲问出的那一句“您是圣人吗”实在是没毛病,确实感觉木匠的“神圣性”表现得比“凡俗性”充分很多。考虑到倪老师在都挺好中的形象,倪老师处理这种凡俗角色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倾向于认为这是倪老师选择的表现方式,但个人觉得这种处理方式稍微有点减损角色的复杂性,以及在面对老妻、婴儿和自己的生命终点时推进的层次感弱了一些。 中文版偏于柔和、轻快感觉也是这个版本被原版爱好者所诟病的原因之一。但个人觉得中文版选择处理得更加柔和本身并不是问题,并不觉得只有与原版一致的沉重才是这个剧本唯一的表现方式。我觉得比较可以接受的一个柔和处理的例子是:木匠在最后一次去看医生的时候的那一段质问:“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说出过一句意料之外的话,没有说出过发自内心的东西”。这段话原版的处理大约是愤怒而绝望的,但倪大红老师的处理可能是哀伤和无奈更多。医生的角色也是改得轻快了,但我还是可以认同的 —— 我觉得医生这个角色可能是唯一一个稍微轻快一点也无大碍的角色。 其他大多数演员的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格外觉得马车乘客们口齿不清,比起天使和车夫,倒觉得马车乘客们的表现还更在线一些。个人非常喜爱马车乘客们的台词,其实是非常精彩的,完全不是调节气氛的闲笔。马车车夫的表现确实是有点弱,可能是除了孙莉以外另一个有点勉强的角色。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