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沉浸式深入案件推理 经典话剧——《12個人》的全部评论
- 认证、话剧《12个人》在紫金大戏院谢幕时,导演田水特地上台亮相,“因为我是南京人”。1986年,她从南京考上戏剧学院。“那时候南京戏剧还是很厉害的,我记得九几年举行小剧场戏剧节,我们从上海坐火车到南京看戏。”然后这一次,她带着自己导演的戏参加“南京青年戏剧节”。北京喜剧中心认证2023-05-16
《12个人》编剧为雷基纳德·罗斯。1957年,亨利·方达将其搬上银幕——《十二怒汉》,自己任制片人。这其实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几乎整部戏都只有一个场景,且没有女主角。但最终该片夺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雷基纳德·罗斯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
“我们只要有12个男人,12套西装,12把椅子,2把刀随时随地就可以演起来。”田水说。《12个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12个原本素不相识的男人因为一桩命案而成为陪审团走到一起。开始只有1个人对法庭上的证据有合理怀疑,慢慢的大家都开始质疑起来……而这也关系到是否要把一个16岁的少年送上电椅,执行死刑。12个人拥有12个迥异的性格,他们如何在斗争中一次次发现新的疑点,再抽死剥茧对事件进行合理怀疑,从而或推翻或坚持自己的观点,成为该剧最大看点。
而且最终陪审团成员也只是对推断有罪的证据产生了合理怀疑,“既然这样就不能不负责任把一个可能无辜的生命送上电椅”。
这已经是田水导演的第7版《12个人》,这7版基本上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的男演员都“一网打尽”。所以这部戏特别受女性观众的欢迎,“12款型男,总有一款适合你。”田水笑称12个人经常被观众归为12星座。
这也是看这部戏的乐趣之一。比如最先提出质疑的8号陪审员,可能是个处女座,才会这么不合时宜,可世界有时候就需要这样格格不入的人。主持大家投票、讨论的1号评审员是双鱼座吧,只有他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观点。半途请人吃喉糖的2号陪审员是天秤座吧,那么老好人。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愤怒的3号陪审员是狮子座吧,不停在发怒,而且对儿子挑战自己的权威一直恨到今。话说李传缨演得真好啊!
看上去理智有条理,但其实没什么慧根,反而因此最难说服的4号陪审员大概是金牛座。5号陪审员又自卑又自尊,身体里有两个小人在激战,是双子吧。6号陪审员可能是巨蟹,当别人对年纪最大的陪审员不敬时,他挺身而出。7号陪审员显得最傻,根本不想参与任何讨论,只想着晚上的球赛,是缺心眼的射手座吧。9号老爷爷是天蝎座吧,看上去很柔弱,其实最厉害。10号一直在莫名其妙咆哮被大家怀疑有躁郁症,可能是没想太多就先发火的白羊。11号陪审员思维严谨,理智清晰,连导演田水都说他最接近8号,所以之前扮演11号的王衡在这一版中就出演了8号,他是同为土相的摩羯吧。而12号陪审员显然是个怪咖,一边讨论还一边不忘画画,水瓶座耶!
还剩下导演一个女人,“他们说我是十二星座圣斗士里的雅典娜!”回复赞 - 认证(以下提及的“话剧版”均为刚看的国内版,“电影版”均为美版《十二怒汉》)柔小小认证2023-05-16
《12个人》的话剧版是另类的“一镜到底”,“镜”是观众的眼睛。由于无法切镜头、换视角,故事节奏就变得难以掌控,时间流逝成为了最难表达的事情,每一幕仿佛都紧接着下一幕,情绪没有递进,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气氛的焦灼和剑拔弩张主要是因为角色们个性急躁,而非出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受困”好几小时的事实和讨论久无进展的挫败感。很多围绕着“解读真相的角度”的冲突似乎也变成了宣泄情绪的纯粹的吵嚷,观念的碰撞变成了荷尔蒙的蓬发,剧作深度不再。
另外,仍然是囿于形式,观众无法看到演员的微表情,诸如“尽管脸上汗珠滚动但不去擦拭地持续着目光对峙”这样微妙的镜头没法传递给观众,于是话剧的基调相比起电影版就有些飘忽不定,快节奏和搞笑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样也是因为在话剧中,演员表达炎热的方式大体上是“擦汗”、“喝水”和“脱衣”三种,重复地使用的话会显得刻意,所以看得出来话剧版删掉了不少凸显空间之憋闷的动作设计,以至于前半段基本上我是没有感觉到角色们的燥热难当的,剧本对他们的“怒”的塑造自然就失败了一半。我觉得这也吃亏在剧场的布景本身就很宽敞上。
最后是我对话剧的剧本不太满意。话剧版对一些精华台词进行了删节,浓重的话剧腔和译制腔也使得部分饱含深意的台词变得夸张,不像是会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这是和原著的本意背道而驰的。观众理当在无知无觉中化身为《十二怒汉》里的一员,一样地流汗,一样地焦躁,一样愤怒地捍卫遭到质疑的自己认定的正义。话剧自带的部分拿捏和夸张粉碎了我不少的共情,比起融入剧情,我分外明显地感觉到“我在看戏”。
虽然这么说很冒昧,但总体而言,我认为话剧版的戏剧冲突远没有电影版激烈,所以我觉得它是鸡肋般的存在,这个故事可能本身就不适合改编成这样的形式。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先看话剧再看电影的话,体味不到电影本可以传达的那么深刻的震动,看电影时又会因为已经知道关键情节而丧失参与感;先看电影再看话剧的话,则会因如上问题感觉话剧比不上电影,甚至有时候想到如果同样要花两个小时,不如重看一遍电影。简单来说,就是话剧版的优点影版都有,但话剧版却平添了几分缺憾。
思索了一下为什么话剧版还是被叫好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在不考虑别的版本的前提下,本剧绝对是精彩的,因为故事内核太优秀了。就像我自己热衷于看各个改编版本的《无人生还》一样,对于这类有丰富转折的故事,我觉得只要保留了足够的戏剧冲突,水平再不稳定的改动者也是很难抹杀掉原著的优秀的。
不过,我是不建议专门走进剧院看这部话剧的。不如节省点钱期待未来的佳作吧。
另外我一直因陪审员们管1号叫“团长”而出戏,听了半天终于确认叫的真的是“团长”。死啦死啦是你吗?团长,为什么叫团长!(这不是我的锅啊,就连在知乎搜“陪审团团长”都会搜出龙文章……❓)回复赞 - 认证总觉得,话剧适合一个人观看,剧院来回的路途适合做些簇新的期待和发散的回味,就像翻山越岭去采药,和反刍清晨吃下的草,唯有大段的空白,才能稀释那些高亢的语调、浓缩的精义、以及经得起推敲的话语和思想。彩虹合唱团认证2023-05-15
于是乎,我藏在人群里,舞台藏在黑暗中,我们做好了对接。
12个人
8.2
类型: 话剧 又名: 十二怒汉 / 十二个人 导演: 田水 编剧: 雷基纳德 ·罗斯 主演: 刘鹏 / 徐紫东 / 曹毅 / 贾景晖 / 郭林 / 黄晨 / 李传缨 / 赵磊 / 兰海蒙 / 周小川 / 刘炫锐/贺坪 / 王衡 / 吴尔朴 / 贾邱 / 司琨 / 陈山 / 周围 / 马...
舞台的布置和《十二怒汉》大致相当,一间封闭的暗色调的屋子、十二把木背靠椅、十二个年纪不等的西装革履的男子、一个不怎么管用的风扇、以及一场瓢泼大雨,不同的是,《十二个人》撤去了长桌,许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每个演员的身形姿态。
在情节方面,话剧版的《十二个人》也详实了一些人物的设定,譬如3号陪审员除了隐藏的刽子手身份外,还是一个重视父子伦理对儿子付出了一切最终被辜负的伤心父亲,由此他那样固执地相信一切对男孩不利的证据,坚决要把“弑父”的男孩送上电椅;4号陪审员冷静客观,对自己生活有条不紊,从始至终认真记录分析过程,因为对自己生活的高度掌控感,他无法相信人会在高度情感压力下忘记所观看电影的情节;5号陪审员是一个出生贫民窟的医生,尽管现在的工作已经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但原生环境依旧是他心中无法释怀的地方,因此当10号陪审员输出“贫民窟的人生来就是小偷是贼是下等人,怎么坏都不为过”的观点时他会有非常激烈的情绪反应;6号陪审员是一个粉刷匠,踏实工作,纯朴正直,他虽然认为“假设”是老板应该做的事情,但关键时刻他能站出来维护敢于“怀疑”的老先生9号陪审员表达观点、不被打断的权利;7号陪审员是一个推销员,热心球赛,他不在乎是否会有一个男孩被送上电影,只关心自己的俏皮话有没有被听到、能不能如期观看球赛:8号陪审员是一个建筑师,这也与他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严谨、逻辑推理能力、用简单实验戳破证人谎言的做法相符合;9号陪审员同为老人,因此理解同为老年人的证人“坚决”的理由,一个未曾被社会关注的跛脚老人,被人们注意对于他无比重要…
人们在尝试理解和做出评判之前,首先都是基于自己站立的地方。由此会有“共鸣”和“无感”。我做出上段的分析也是基于自己“自认的理性人视角”和观众身份赋予我的“先入为主的男孩无罪论”。在某种程度上,我的观点也是一种偏见。有哲人说“每句话都是偏见”,正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独立于自己的人格和身份之上,所以说出的话语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也正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和身份,都有历经长途的“不足为外人道”,“你以为”无法触及“身不由己”、“理所应当”也不总涵盖“情有可原”,生命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评判别的生命不该从自己的生命出发。尤其是决定生命去留的大问题,更应当慎之又慎,不论是“罪有应得”还是“错杀一个”,生命一旦被剥夺、再无法重来。正如8号陪审员所说:“把一个男孩送上电椅的证词,就得这么准确!”
我还想谈谈与主题无关的一些感受:尊重。当别人表达观点时,尤其是表达不同于己的观点,能否认真倾听。一次心理咨询课上,老师让大家训练自己不说话只听另一个人说,结果证明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人很难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当在倾听别人时也是如此,会想赞同、想辩驳…总之说些什么,证明我在听、或者我也会说bushi( ˙˘˙ )剧中大多冲突都发生在打断别人讲话时,4号、7号陪审员为甚,我注意到他们说过最多的话是“你到底想说什么?”和“你是个什么身份?”未经倾听的打断和基于身份的质疑,在旁观者的视角下格外粗鲁。
很喜欢《菜根谭》中关于言论自由的四句:“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放诸该场景下,无比妥帖。毋因群疑而阻独见——要支持孤军奋战、合理怀疑的8号陪审员;毋任己意而废人言——4号陪审员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经常打断他人的不同陈述,堪称反例;毋私小惠而伤大体——7号陪审员因为自己的球赛即将开始而对这一场关乎男孩生命的审判漠不关心;毋借公论以快私情——4号陪审员把自己的不成功父子关系投射到男孩身上,想要处死男孩以成全自己的未被满足的遗憾…
4号陪审员“舌战群儒”
似乎随着年岁渐长,甚至自夸一些:看过的书多了,经历的人事多了,就越发失去了去评价的热情。如果有人问我你怎么看xx事,我很可能会把事情复述一下,陈述正反方的有理和不足的地方,但要问我具体的倾向,我会开始犹豫…
不记得哪一门课了,老师提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名言:“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这话很适合拿来为我自己开脱:不表明立场=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但这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或者确切一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带评论的观察是认清事情本质的良策,却不是指挥行动的良策。如果秉持这种态度,在剧中就是弃权,虽然不会助长主张惩罚男孩的一方,但也无益于男孩迎来公正的对待。
升华一些的话,以出世的态度处理入世的事业,是无法推动世界朝着你认为好的方向改变的。而且如果你有足够的信息、足够的理智、足够的发表观点施加影响的机会,我以为此时作壁上观并不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我们生活的世界,这正是靠着“不带评论的观察”+“大胆假设、合理怀疑、小心求证”+“敢作敢为、要世界成为我要的模样”而不断推进的(´-ω-`)
坚持、支持对的观点,同样重要!
结尾照例是言语共勉:
“在黑暗中勇敢,追寻人类闪光,不放弃责任、良知,与滚烫”
希望我们都能“兼听正反”、“偏信(力挺)正义”,在黑暗中坚定地选择人类闪光。回复赞 - 认证人性主题+思辨气质+群像戏,好感带全中,太喜欢了。上海独角兽星空艺术馆+认证2023-05-12
密闭的空间,12把椅子,12个人沉默地鱼贯而入,最后又沉默地离开。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改变,可一个陌生人的命运在这120分钟发生了巨变,不,或许这12个人的人生、这空间里上百人的人生,也在这一夜悄悄起了变化。真相是什么?不知道。我们最后也不会知道那个孩子究竟有没有杀了他的父亲。也许12个人真的放走了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但是这辩论过程,才是一个文明社会最宝贵之处。
《十二个人》是半个世纪前的剧本,背景是异邦的陪审员制度,但时间跨度与不同的文化土壤不会造成任何理解共情的藩篱,因为「人」是一样的,生与死,正义,公平,自由,真理,这些关乎「人」的课题是一样的。
《怀疑》《推销员之死》,我最喜欢的话剧题材总是这一类。人类太有趣了,人性太有趣了,人与人之间流动的化学反应太有趣了。故事里没有“正派”或者“反派”,没有好人坏人,只有人。
当12个人站在面前,每个人有什么特征?他们的衣着外表,他们的职业,他们说话的语气、措辞,他们对待不同人的态度,他们的思考方式如何,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他们如何行动?站在哪里,肢体语言是开放还是紧闭,有什么小动作,他们是否交流,和谁交流。
是什么造就了他们?他们遇见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使他们成为现在这样,这些经历如何催化他们的下一步选择。而他们各自又会被什么样的事物触动,改变他们的选择。
初登场的时候他们不过是面目模糊的12个西装男,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可随着这一切的发生,12个人像从雾中走出来,从12团剪影变成了12个「人」。比眼前故事更值得玩味的是12个人背后的人生,甚至包括并未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嫌疑人、证人、律师的人生,把这些立体可感地呈现在舞台上并不容易,上话的完成度值得被打高分。
当然,作为观众,也无法置身事外。你心中投的票,是赞成还是反对?你会改变你一开始的判断吗,又是在哪一刻、因为哪一条理由改变的呢。“合理的怀疑”——那条裂隙,什么时候出现在你的心里?
这样一场无布景变化、台词量巨大密集的单幕戏,看下来却一秒钟犯困和走神都没有。言语交锋的力量远胜任何肢体冲突,而信息始终满溢在这空间,每个角落、每一秒都有新的“变化”正在发生,对话,走位,雷声,雨声,乃至沉默的呼吸声。这太迷人了,简直令人欲罢不能。
这样的演员,这样的环境——第五万次羡慕上海成熟的戏剧环境,这部戏放在小剧场和大剧场,张力、冲击力、参与感想必完全不一样。小剧场的戏就应该在小剧场演,今天也是为北京观剧环境叹息的一天。回复赞 - Lv5由于近期实在没电影看,于是和小伙伴不约而同想到了去看话剧。正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上演的就是这部话剧《十二个人》,很巧的是之前一直对电影版的很感兴趣但是一直放着没看,于是很即兴的想着先看看话剧怎么样吧,没想到却收获了惊喜!BigLv52023-05-13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16岁的小男孩被怀疑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凶器有一把弹簧刀,也有人证,已过了庭审时间,需要12个成员组成的陪审团来认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而这12个陪审团成员是来自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所组成的。陪审团必须12个人达成一致的观点才能收场,而这个一致的结论将决定那个16岁男孩的命运,于是整个故事就是12个人不同观点的一场拉锯战。
整个看话剧的过程中,感觉自己都被带入到了剧情里,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停选择站边,正如同剧情开始时11比1的认定有罪,到9比3认定有罪,到6比6无法判定到最后0比12认定无罪一样,最终也说服了我,不,我也认定应该判无罪。
可能人一旦带有主观情感,或者偏见就很容易对事情的发生和结果有理解偏差。但是法律却是要跳脱于主观感情以及偏见,就是论事的来判定结果,所以法律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公正的。正如同在这个案子里一样,有的人本身就对嫌疑人带有阶级的主观偏见,有的人也有过家庭矛盾被自己的孩子伤害过也带有主观偏见,也有人因为别人的阶级偏见而倒戈到嫌疑人无罪这边,但总有一个人代表理智客观。他会冷静的分析案件中物证认证的漏洞,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旦证据有漏洞,产生了合理怀疑,那么很自然的大多数人就会认为它们能够作为定罪的依据。
同时,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当12个人中唯一一个人提出和大多数人的判断相反的观点时,大部分的反应都还是认定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不停甚至威胁着要说服那个反对的人。但越来越多的人站到反对阵营时,那些墙头草们自然就会松动,只要再有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那他们必然会倒戈相向。当最后只剩一个人认为有罪,其他人通通站到反对阵营的时候,那这一个即便再怎么坚持但没有实质性可反驳的东西,最后也便无可奈何。
而就这个故事,我从中看到了很多,有人性,有偏见,有固执,也有正义和公平。法律是什么,法律不是宁可错杀一百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而是要基于所有的证据来做一个公正的判断,不能有明显的漏洞和合理怀疑就来判定罪责。正义是什么?正义虽然不会是放过一个可能的坏人,但也绝对不会是轻易的凭主观去剥夺一个可能是坏人的人的生命。回复赞 - Lv2(以下提及的“话剧版”均为刚看的国内版,“电影版”均为美版《十二怒汉》)博爱@丸子小姐🍡Lv22023-05-13
《12个人》的话剧版是另类的“一镜到底”,“镜”是观众的眼睛。由于无法切镜头、换视角,故事节奏就变得难以掌控,时间流逝成为了最难表达的事情,每一幕仿佛都紧接着下一幕,情绪没有递进,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气氛的焦灼和剑拔弩张主要是因为角色们个性急躁,而非出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受困”好几小时的事实和讨论久无进展的挫败感。很多围绕着“解读真相的角度”的冲突似乎也变成了宣泄情绪的纯粹的吵嚷,观念的碰撞变成了荷尔蒙的蓬发,剧作深度不再。
另外,仍然是囿于形式,观众无法看到演员的微表情,诸如“尽管脸上汗珠滚动但不去擦拭地持续着目光对峙”这样微妙的镜头没法传递给观众,于是话剧的基调相比起电影版就有些飘忽不定,快节奏和搞笑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样也是因为在话剧中,演员表达炎热的方式大体上是“擦汗”、“喝水”和“脱衣”三种,重复地使用的话会显得刻意,所以看得出来话剧版删掉了不少凸显空间之憋闷的动作设计,以至于前半段基本上我是没有感觉到角色们的燥热难当的,剧本对他们的“怒”的塑造自然就失败了一半。我觉得这也吃亏在剧场的布景本身就很宽敞上。
最后是我对话剧的剧本不太满意。话剧版对一些精华台词进行了删节,浓重的话剧腔和译制腔也使得部分饱含深意的台词变得夸张,不像是会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这是和原著的本意背道而驰的。观众理当在无知无觉中化身为《十二怒汉》里的一员,一样地流汗,一样地焦躁,一样愤怒地捍卫遭到质疑的自己认定的正义。话剧自带的部分拿捏和夸张粉碎了我不少的共情,比起融入剧情,我分外明显地感觉到“我在看戏”。
虽然这么说很冒昧,但总体而言,我认为话剧版的戏剧冲突远没有电影版激烈,所以我觉得它是鸡肋般的存在,这个故事可能本身就不适合改编成这样的形式。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先看话剧再看电影的话,体味不到电影本可以传达的那么深刻的震动,看电影时又会因为已经知道关键情节而丧失参与感;先看电影再看话剧的话,则会因如上问题感觉话剧比不上电影,甚至有时候想到如果同样要花两个小时,不如重看一遍电影。简单来说,就是话剧版的优点影版都有,但话剧版却平添了几分缺憾。
思索了一下为什么话剧版还是被叫好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在不考虑别的版本的前提下,本剧绝对是精彩的,因为故事内核太优秀了。就像我自己热衷于看各个改编版本的《无人生还》一样,对于这类有丰富转折的故事,我觉得只要保留了足够的戏剧冲突,水平再不稳定的改动者也是很难抹杀掉原著的优秀的。
不过,我是不建议专门走进剧院看这部话剧的。不如节省点钱期待未来的佳作吧。
另外我一直因陪审员们管1号叫“团长”而出戏,听了半天终于确认叫的真的是“团长”。死啦死啦是你吗?团长,为什么叫团长!(这不是我的锅啊,就连在知乎搜“陪审团团长”都会搜出龙文章……❓)
再离题一句,感觉翻译成“首席”比较好?不过如果“团长”是固定的译名的话当我没嗦(。)回复赞 - Lv2一名18岁的贫民窟男孩,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只要12名陪审员一致通过有罪,就可以将这名男孩送上电椅。男孩的命运掌握在这12个人手中,可是,这是些怎样的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呢?他们中,有的人有着叛逆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带有个人偏见,总把男孩想成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认为那把刀好像插在了自己的胸口;有的人着急去看球赛,对男孩的生死漠不关心;有的人冲动易怒,总爱大叫大嚷,总是偏激地认为来自贫民窟的人都是“垃圾”……这些人,可以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就急着判定男孩“有罪”。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名陪审员在关心着男孩的生死,他提出了各种可能、各种假设,甚至还去到男孩居住的地方,设身处地地寻找证据。“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人的生死问题,我不能在5分钟之内就做出决定,假设我们错了呢?”随着他提出的假设,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合理的怀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男孩无罪,直至最后,认为有罪和无罪的人数之比从11:1变成了0:12.当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时,剧场内响起了一片掌声。爱笑的美少女ZzLv22023-05-15
感谢那位在最初孤军奋战、敢于提出自己假设的陪审员!也感谢其他的陪审员,他们终于没有轻率地将男孩送上电椅!
喜欢这部话剧,虽然只有一间密室、12个人和一些简简单单的道具,但却讲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回复赞 - Lv4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争辩。PoisonedLv42023-05-14
一个锁死的房间,除了十二个人和椅子别无他物,近两个小时围绕一个判决的对话,本该是严肃又无聊的元素,在无罪/有罪1:12的逆转中高潮迭起,全程无尿点。
剧情很熟悉了没有什么想讲的。如果看过电影《十二怒汉》或《十二公民》可能会少一些乐趣,因为话剧舞台没有什么改编,比较忠实的还原了剧情本身,这让折叠刀、列车、老人、女人这些转折点失去了的惊喜,但演员精彩的演绎还是能牵引心神让我为每个逆转暗自激动。
只要还有合理的怀疑就不能对生死下判决,这是法律应有的公正,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故事真适合做成话剧,《十二个人》告诉我,是的。
坐的比较远,看不清面容的情况下,12西装革履的个人走进来的时候是分辨不出什么区别的。随着剧情的展开,各行各业、不同性格能从语言和肢体动作上一点点体现出来。
依然看不清脸,但我知道:高高瘦瘦拘谨又坚定的是建筑师;挽起袖子耍刀的是表面文质彬彬的医生;戴着眼镜相信证据条理清晰的是股票分析师;光头是暴躁老哥;浅色西装充满偏见和歧视;看球人置身事外;年轻人反复横跳……演员的表现力真的很厉害。
一个台词量这么大的剧,没有一句话我是听不清的。无论是怒吼还是私人谈话,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的飘进你的耳朵,太舒服了。
不愧是上话,从不让人失望。回复赞 - Lv2首先想说,这几天单曲循环的,都是这首歌,抚慰心灵,涤荡灵魂。歌词大意“怀有敬畏的想象”,就好像对照呼应着《12个人》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保持合理的怀疑”......站内采购Lv22023-05-13
上话舞台版《十二个人》,带给观众的冲击力、带给观众的自省思考,是我看一遍就爱上且决定n刷的不二理由!上话版《十二个人》其严密的逻辑性,完全符合我所喜欢的1957年美国版黑白电影《十二怒汉》。剧场版相较于电影版本,最大的优势,就是演员更能直观饱满地呈现“怒”的成分,作为观众更能近距离沉浸式地体会、接收到“陪审员”“怒”的成分!尤其是严丝合缝、卡点精准的舞台走位,掷地有声、句句扣击心海灵魂、字字敲醒内心公正与勇气与生命尊严的台词设计与节奏!
很荣幸,这场近2小时唇枪舌剑、鏖战群雄、酣畅淋漓的激辩,不仅于法律理念输出上引人深思,在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地抛出关于人性与社会等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上,更是“不留情面”,发人深省。
舞台上,十二个“陪审员”
舞台下,无数个“旁听者”
我们跨时空于平行世界里
扪心自问,又彼此聆听拷问
......
P.S.此repo可能涉及细节或剧透
【先说见面会】
下午一个半小时的主创见面会,是我参加为数不多的与观众互动性、观众参与感最强的以及我作为观众能从导演及演员的陈述与分享中收获最多的一次体验。尤其是两位很是专业见地的观众围绕“主创是否需要听取观众反馈”辩题开展的长时间的各抒己见与唇枪舌剑,贺坪老师特意调整座位到舞台前方更能听清观众所讲的内容,甚至还蹲下来俯身倾听,很是耿直可爱~从这里开始到接下来最后的提问环节,导演和三位陪审员都给到了很多很多自己的想法、感受与建议。认真营业,极其恳切~
其中有位观众还是2011年看过《12个人》的老观众,令我有敬佩有羡慕!希望我这些年看的戏,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还能再会遇见~
主创见面会一开始还有个环节挺有意思,在三位演员们介绍自己饰演角色后再补充说下自己现实生活中性格特征等各方面最贴近剧中的哪位陪审团成员?5号陪审员“周纪萌”觉得自己生活中更像12号,对任何东西都抱有想象力和想法,冷静做出最后判断;6号陪审员郭林觉得自己更像11号,儒雅内敛不张扬;8号陪审员贺坪觉得自己更介于4、11号陪审员之间,理性将究逻辑;原来此次复排导演徐紫东以前也是饰演2号陪审员的,不太会表达和梳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有点羞怯和社交恐惧症(果然是摩羯座,嘻嘻~)
而问到四位老师最喜欢美版电影、俄罗斯版电影、英国舞台剧、日本版、上话版等等哪个版本时,贺老师毫不犹豫地说眼前这版~哈哈哈哈,每次演都是最好的呢~ 嗯,贺ls说得很对,看话剧,认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话YYDS~
【首刷前后】
12个人,1个密闭空间;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反复说着同一个案件,随着怀疑与争论焦点的轮番夹攻,观众毫无厌倦逆反心理,皆是“越听越要听,越听越着迷”。“戏剧,不是一个答案,是一把钥匙”(下午分享会接近尾声时主持人说到的一句话,出自哪位老师已不记得,原话大意如此)——每个观众从每个陪审员身上get并解读出不同的人性感悟与自我反思,大概是这部原著不断被翻新演练和这出戏剧上演十余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密钥所在吧~
看过好几遍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被称为“伟大的辩证推理片”的1957年版黑白《十二怒汉》,对亨利·方达印象深刻;国内翻拍《十二公民》也在上映不久后刷过一遍,对何冰与韩童生老师的表演最是喜欢。u1s1,这是第一次看舞台改编版,所以大多精力都关注在了演员台词和走位、剧情延展和推进相较电影版有何相似或区别之处了,故而不能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地观察到瞥见每一位或在聚光灯下或在墙角落里的陪审员的微表情和肢体形态!而恰恰,面目情态、肢体动态,是上话演员们最扎实的功底与手法之一,也是《12个人》这出戏剧一览无余全程高压暴露在观众视野里最精妙绝伦之处!果然,《12个人》亦是一出值得n刷的戏剧!!!
【舞美】
极简的舞台风格,便于观众沉浸于案件本身。灰色转头砌垒的三面墙,肃冷阴森,舞台正前方刻进墙里的排风扇(复排导演说,舞美这里的风扇位置比之前降低了一些),两边12把椅子,头顶6盏吊灯,似乎也在静静等候陪审团的裁决。
P.S.唯一的遗憾,就是“陪审员坐席”离舞台前沿还有一段,以致于我为了看清演员们的面部表情和具体到手部动作被情绪所带动的细微之处,必须拿起手中的望远镜...... 而且,陪审员讨论刚开始讨论时,是十二人围坐一圈,故而7、8、9号陪审员是完全背对着观众的,而且从每个视角看过去,演员之间又都是相互有遮挡;另一方面,上话演员台词功底扎实稳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舞台上都是不戴麦直接靠原声力量传达到观众耳朵里的,但是此时这样的座位,从视觉与听觉上似乎于观众“不太友好”
【灯光】
灯光好像只变换过两次,一次,12陪审员开席后光线从尚显昏暗微弱到完全高光敞亮,直到最后一位“自视甚高”的陪审员终于投出了“无罪”一票、12陪审员依次拿上随身物品离开“囚禁”他们几小时许久的混沌空间,灯光又逐渐调案,至首席陪审员最后一个,关灯,消逝与观众视线......
【道具】
除了凳子和风扇,还有凶器弹簧刀,小男孩和那位目击者证人老爷爷的家所在楼房的房屋平面图,7号陪审员自带的喊加油喇叭,给陪审团成员准备的水,陪审员自带的口香糖和润喉糖
P.S.一个略显空旷的“讨论室”舞台,只容纳了十二把木质椅子,倒是很符合“一个巨大的、散发木质香味的法庭”的原始素材
【声音】
开篇法官交代这出戏剧背景案件情况的画外音,陪审团开始讨论后门被从外面锁上的锁链画外音,贯穿全场的惊雷轰鸣声,以及后半段局势明显开始倒戈“无罪”后窗外突降急雨声(9号脱去西装外套后开始下雨)......
P.S.再次夸赞一下上话演员的台词功底与舞台表现力!无论是几近歇斯底里的怒吼和叫嚣,还是嗔怪牢骚的私语,清晰咬字的声音都是直接送达到耳朵里的,清晰线索的争辩是有理有据有节的,从陪审员端输出到观众端口的输入,显有信息主观能动“过滤”而造成的意外“损耗”
【动作】
当12陪审员先后紧凑地从后台走上来,隔着一定距离的观众是很难看清他们的脸,更不用说透过长相来区分每一号陪审员了(后续倒是可以从发色、马甲等等区分)。于是,透过台词语气与表情动作,12个人各自的职业与性格等等,立即鲜活分明起来!有了动作的加持支撑,演员的情绪&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外显,观众也能读懂12个陪审员为何会有当下如此的既定判断、思维方式与言语出入;再由此观赏其中11人如何一点点扭转自己的成见与偏见
e.g.“假设他有罪呢?”——在一开始只有8号持有“无罪”的合理怀疑时,6号对8号警醒说到,这对8号是始料未及的......下午贺坪老师提到他最喜欢这句台词时有说他在这儿特地做了点动作上的变化已表示情绪的突变,于是晚上我很小心留意——贺老师有个手拽小马甲的猝不及防紧张的肢体语言动作和不知所措震慑的面部表情,但马上又恢复理性勇敢的镇定
e.g.8号利用激将法“挑逗”2号于义愤填膺之下脱口而出“我要杀了你”,这段几乎是3号与8号之间第一番1v1对手戏,在拿刀手势的带动下,情绪爆发与收缩的节奏感,极棒~
【剧本】
关于原始剧本故事Twelve Angry Men,是根据编剧雷基纳德•罗斯(Reginald Rose)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探讨"合理怀疑"、"疑罪从无"等法律理念。正如贺坪老师在主创见面分享会上说的:虽是国外的原剧本,但我们国内观众在理解上不会有丝毫障碍,因为情感是相通的,无非是语言顺序和俚语等的调整与寻找。复排导演徐紫东也提到,每个人都是一件乐器,他们在舞台上就是一曲交响乐,关键是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以及对谁说话的对象;找到台词的节奏和韵律,当然也会有现场创作。
其实整出戏看下来,轮番提出“合理的怀疑”的着落点与借力打力点,果真和我看过的黑白电影版所差无二,甚至可以说还原度极高!e.g.“打巴掌”与“揍”用词上的区别,凶器折叠刀的诸多疑点,“我要杀了你”这句常见的情绪宣泄语究竟在此案中有何意义,跛脚老头下床走到门口的时间与证词真伪,对街老妇人近视眼与穿着打扮习惯对证词可信度的影响,以及小孩在高度紧张施压情况下遗忘不在场证明的可能性,等等
在细节本土化方面,加入了:陪审员的女儿得了腮腺炎脸肿的像个胖头鱼;同时,剧本也保留了许多原剧作梗:爆米花广告词,热天气感冒,7号催着大家达成一致为了自己能去看球赛,回忆球队比赛那天突遭暴雨......
P.S.只是结尾,“执拗”了整场的3号,就被8号一句“这不是你的孩子”如此简单的陈述句,瞬间扭转观点看法而转投“无罪”?内心的释怀波动、思想的最后挣扎,有点简略、仓促了
【空间走位】
①“12陪审员”一上台先自动按照讨论室里左右两边凳子的摆位分成两列就坐,然后在首席陪审员的指挥下大家拿着凳子围城圆圈坐下;
②再到“有罪”vs“无罪”剑拔弩张硝烟四起之后,之前的“圆”逐渐破圈、慢慢无意有意间被彻底打破;
③到了8号陪审员测算出老头目击证词的纰漏、实验从床上起来开门再走到楼梯口大门的预计耗费时间时,凳子的摆位基本沿着舞台前沿而横向平行着;
④再往后,“无罪”反超领先“有罪”,这时陪审员的空间站位已经肉眼可见的左右各自划分为营;
⑤当无罪与有罪有票比例达成9:3时,舞台不自觉地已经形成左右两侧与投票体量相对等的三角形分区站位——左侧,投“有罪”的三人,狭小的一个三角形;右侧,投“无罪”的十一人,庞大的一个近似等边三角形,与左侧三角形的顶点对立,又随时准备将其倾吞的架势
⑥最后,只剩3号在左侧区域内坐定挣扎,等待着被8号说服......
【时间把控】
近两个小时,演员几乎不停歇地表演,中间也没有黑灯换景转场,这对演员体力该是不小的考验吧~ 演员之间相互默契配合,对音调音量和频率节奏的把握与调配,是我觉得很舒服的,尤其这般高强度脑力轮转的情况下(对第一次看这个故事的观众来说,更加烧脑),能一直紧紧跟着陪审团成员的辩证法和逻辑思维走,不迷糊,不掉队、不觉累!
即便在“陪审员”没有台词的情况下,缩在墙边的椅子上或背对观众,或杵在“房间里”最远离观众视野的不起眼角落,也有各自在平复情绪、酝酿言语、理清思路或通过身体语言传递着什么
【陪审员席】
「Death is on their minds,
Life is in their hands.」
本案中已有一人身亡
另一个人的生死掌握在另外十二个
素未谋面、平凡普通、生活不同、阅历不一
的“陪审员”手里,看似已成定局的“判决”
还有何可讨论之处呢?
就因为1/12的异议?
他们凭什么决断一个人的生死呢?
是谁又凭什么赋予他们身杀大权?
「讲理」的过程就这么开始了——
1号陪审员 程子铭 饰演
职业:高中体育老师。从他例举球队比赛经历不难揣测,他似乎“惧怕”支持“无罪”者反败为胜
2号陪审员 司琨 饰演
没有自己想法,不太会表达和梳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有点羞怯和社交恐惧症
3号陪审员 王衡 饰演
暴躁的光头,其实本性不坏,也很清楚自己作为陪审团成员肩负的职责。但是就因为有个叛逆的儿子,为他付出一切,却得不到理应有的回报,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便有把气撒在案件中这个孩子身上的嫌疑。最后,是8号的一句“这不是你的孩子”,让他瞬间清醒
4号陪审员 王也农 饰演
职业:股票分析师。十二人中唯一戴眼镜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讲究证据,能理性分析双方证词
5号陪审员 周纪萌 饰演
职业:医生。和案件里的小男孩一样,从小在贫民窟长大。他看似文弱书生,彬彬有礼,是精神上的贵族,经常帮助别人,却在讨论过程中数次左右摇摆。撸起袖子耍刀确实蛮帅~
6号陪审员 郭林 饰演
蓝领工人,粉刷匠,为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他的一句反诘“假设他有罪呢?”敲打了8号,却没有动摇8号对合理怀疑的坚持,反之愈发勇敢、公正地求真
7号陪审员 吕游 饰演
吕游老师我真的也很爱了!目前看过《无人生还》《12个人》,“小红毛”吕游老师都是沉重凝固氛围里不经意间的色彩调节器,活泼而夸张,无理亦搞笑。不过这次七号后面的表现确实有点墙头草了,转投“无罪”并非出于真心
8号陪审员 贺坪 饰演
职业:建筑师。又高又瘦又帅~ 身上具有最难能可贵的、于生命中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的“质疑精神”。一直忍受着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不解讥笑;在其他人眼里是“像传教士一样的家伙”,擅长软式推销。开始有点拘谨,后面完全放开了,会使计谋、做实验,等等。其实他只是永远站在最客观公正冷静且不偏不倚的角度,从孩子当事人的角度,从生命至高无上不可轻易剥夺的角度,去辩证推理与思考!即使巧合,那也是有可能的
说实话,舞台上戏剧张力与表现力,我是更喜欢贺坪老师饰演的8号的~电影里的8号或许还有些自我迟疑、片刻空白,但舞台上的8号自始至终展示给我的就是一股基于公平公正、理性合理怀疑基础上的“勇往直前”的冲劲儿!尽管他也有沉默、停顿,但我能透过他背对观众时背影的挺立或抽动,能感受到他绞尽脑汁、永不放弃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9号陪审员 杨宝龙 饰演
老绅士,第一个改认为男孩“无罪”的陪审员
10号陪审员 刘春峰 饰演
对出身于贫民窟的人,偏见、成见、歧视与恶意最多
11号陪审员 赵胜胜 饰演
职业:钟表匠。儒雅,内敛,不张扬
12号陪审员 何吉米 饰演
对任何东西都抱有想象力和想法,冷静做出最后判断
P.S.以上人物画像凭借记忆与部分演员阐述。因第一次看剧,不少情节碎片和人脸对不上号,所以无法详尽填充
【喜欢的台词】
别忘了我们到这里来是肩负着一个沉重的责任的
——3号陪审员
假设他有罪呢?
——6号陪审员对8号陪审员说
送孩子上电椅的证词必须非常准确
无论走到哪里,偏见总是掩盖真相
没有什么东西是肯定的,有的时候在你面前发光的事实它是错的
——8号陪审员
我不必效忠于任何一边,我只是提出了我的疑问
他是哪种孩子和事实真相无关
——11号陪审员
【旁听后的感悟】
《十二个人》的主旨内核,就是“打破偏见”,保持“合理的怀疑”!他们有意见分歧,只是他们身为“普通人”原本有较大差异性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与生活轨迹和境遇所造成的;即便他们曾经一口认定小男孩“有罪”,也并不等同于他们就是“虐待狂”或“公众复仇者”......民主社会建设,合理的怀疑在司法制度内是最宝贵的!但我们基于刻板印象与偏见成见匆忙盖棺定论,亦不能掺杂自己的私人恩怨或以泄私愤为目的......
生命不是儿戏,不能任由某一群体或有失偏颇的社会大众,肆意玩弄、践踏;当我们存有疑虑,必须勇敢站出来,抽丝剥茧,无惧过程坎坷惊险,直至人性、公平、正义之真相!而不是沦为缄默不言、见风使舵、随波逐流之“路人”、“看客”、“帮凶”......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如何打破自身信息壁垒、冲破自我身份局限、跳出自我偏见桎梏,挣脱自我认知牢笼,做到不遗忘良知的「理性」「客观」「公正」,即使需要站在利益对立面......
我们如何无视世人嗤之以鼻、无畏沿途孤立无援、屏蔽众人冷嘲热讽、淡定周遭落井下石,不弃任何可能性的「坚定」「信仰」「勇气」,纵使凭一己之力换回真相......
倘若我们人人、时时
保持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畏
保持对自己最谦卑的谨慎与修行
结尾,一致“无罪”达成,
可这并不是摇旗呐喊的呼号胜利
或许,只是新一轮战役的开端......
和谐共存,必须「讲理」!
人无完人,与君「共勉」!回复赞 - Lv4非常经典的剧目,上话做的改编不多,十二怒汉的内核和呈现本来就是我极其偏爱的,看得很“爽”,但是这种兴奋中又会带着一些疑惑。Kim囧嗯Lv42023-05-16
我为什么喜欢《12個人》呢?它对法庭论辩的呈现给观众留足了思考空间,对于经典命题“疑罪从无”的讨论不再赘述,从陪审员们进门开始的过程是流动的,走路的姿势、服装的各异乃至说话方式差别都会让你试图揣测,这个人的职业是什么,他出现在这场论辩上的价值又是什么?这是一个类似直播式的参与,对人类保有浓厚好奇心的人会从中攫取到很多快乐。从八号开始的反“常理”开始蔓延,一个又一个陪审员跳出思维的固有框架,去追溯原本看似坚如磐石的证据中值得推敲的部分,我会很欣慰也很乐意看到这种场面,不论对错,人类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过程,简单的椅子风扇和密闭空间,情绪传递的过程清晰可见,这大概是话剧版本最大的优势了。
我的疑惑又在哪里呢?其实是在走位设计上,我不太明白围成一个圈开始的排布意义何在,一开始的八号陪审员完全背对观众,当你只能听声音看走向而不能观察表情的时候,这种“人类观察”会失却相当一部分程度的意义。
这场的8号是新演员,那种坚定的抗争意味展现非常到位,但是台词就相对欠佳,吃螺丝有影响到整体剧目的节奏。这么重要的角色,个人会更期待看到一些更成熟更游刃有余的展现。回复赞 - Lv5程子铭/司琨/王衡/王也农/周纪萌/郭林/吕游/张旭/杨宝龙/刘春峰/赵胜胜/何金程飞天小魔女doremiLv52023-05-16
第一次在上话三楼的戏剧沙龙看戏,一进去有点惊讶。舞台没有挑高,是一块紧贴地面的舞台地板,所以观众席第一排座位高度和舞台平齐,距离也就一米左右。整体感觉真的很像将剧中陪审团进行讨论的房间其中一面墙剖开,换成了观众。布景也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灯光和音乐,但实际呈现很好。
这样的小剧场氛围会比较好没错,但是对演员和观众的要求相应也会提高。演员没有戴麦直接肉嗓,离观众距离很近,所以可以感受到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好的方面很突出,稍有不足的方面也会被放大;在观众方面,由于剧场空间小,没有音响设备,所以任何观众的窃窃私语和突兀的动静都非常影响观剧体验。可能是我看剧对体验要求比较高,今天确实由于观众的原因没有成功和剧情进行链接,影响到了总体的感受,很难给出情绪层面的反馈。
关于剧本,其实非常经典和成熟,此前也有很多不同版本和文化环境下的电影对这个本子做过诠释。剧情传递的东西也比较普世,关于正义,关于“合理的怀疑”,关于人如何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这些东西被不同的创作者一遍一遍地重复,也证明了它们对大众的意义。
在整场表演中,有两个非常有张力的点。第一个是“你刚刚也喊了要杀死我,但是你并没有真的要杀死我。对吗?”,第二个是3号说出“无罪”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个人体验的原因,今天总有一点“顶上去了,但就差么一点点”的感觉。
另外关于这场的两个演员。首先8号,今天是张旭8号,表演是有细节的,但是控场感觉稍弱了一点。还有11号,台词真的特别好。11号其实占比不算多,也没什么大的冲突发生在他身上,但是凡是他的部分都很精彩,台词能力太强了。
总的来说是不错的戏。回复赞 - Lv2“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人的生死问题,我不能在五分钟之内就做出决定,假设我们错了呢?”——《12个人》用户152****7802-VXi9bLv22023-05-14
面对汹涌的舆情,我们总是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所相信的被或被奉为真理/真相/教义的一切,亦有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谬误的。我们理应有质疑的勇气,并发出怀疑的声音。即便多数人认定是真相是真理的事实,也应该给予他人提出异议的权利。不管是12个人还是12亿人,纵然有一个人反对,我们也要倾听他的理由。真理是越辩越明,而非真理便不容置疑。
《12个人》不仅仅是对“疑罪从无”这一法律精神的诠释,也是对舆论汹涌下可能导致“多数人暴政”的警醒,更是对自/由主义精神的呼唤。
用约翰穆勒的话讲,那便是:“在人类智慧的当前状态下,唯有通过意见的分歧多样,才能使真理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公平竞争地机会。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任何问题上,对世人显然一致公认的意见竟有不同看法,纵然世人是对的,那些异见者为自己辩护的话中,也总有些值得我们一听的东西,若禁止他发言,则对真理而言往往就会有所损失。”
比起几年前看电影《12公民》,这次话剧带给我的感悟更加深刻,联想到最近读的《论自/由》,我对这一部经典剧作的理解,从法律裁决应当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受民意舆论的裹挟;到如今更深层的,我觉得这部剧亦同时包含了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更高期许。我们不能因为偏见(阶级的、种族的、性别的)而认定一个人有罪,也不能因为我们厌烦了争论而粗暴地认定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的意见与多数人的意见不同进而禁止这个人的发声。我们正由于容许异议者的发言,而对之前认定的事实进行假设与推论,一步步发现先前的证据证词的漏洞,从而我们对原先认定的事实产生了“合理的怀疑”,而正是这一怀疑的存在,我们对真理/真相进行了修正,避免了一个错误的判决,也避免了一次多数人的暴政,从而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而如今多少人,对他愿意相信的事物不容置疑,亦不容他人提出质疑,若有异议者,便用尽力气将其噤声,从而使得他所相信的事实失去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机会。因而我们应当也必须让异议者发声,无论他的观点是对是错,他的怀疑都将令真理更加明晰,也令每一个人在认定某一事实时更加慎重,而不至于轻易地充当侩子手。回复赞 - Lv3很久没看剧了,这场《12个人》很精彩。单身跪族Lv32023-05-14
简单的布景,6盏灯,1台风扇。12把椅子,12个人,一台戏。
一个人已经死了,另一个人的生死掌握在这12个人手中。
一个男孩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
一开始是11对1,11票有罪,1票无罪。
从一个人的质疑开始,到一个又一个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推翻,一个又一个笃定的人产生了怀疑。
从11对1到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 到最后0对12,得到一致结论:无罪。怀疑和分析的过程直指内心。
真相是什么?或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真相是怎样的,但我们有权保持合理怀疑的态度。有怀疑就有转折,有怀疑就有追问。遵循内心,保持思考,剔除偏见,探寻真相,尊重生命,大概就是此剧最大的触动吧。回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