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4
    葱头
    Lv4
    2023-08-19
    说起泰坦尼克号,一般人只会想起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版泰坦尼克号,这次我要说的则是音乐剧版的泰坦尼克号。 电影和音乐剧在1997年首映的,讲述了1912年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内部设施最为豪华的远洋客轮,在驶向美国纽约的处女航途中撞上冰山沉没,船上2000多人最终只有705人生还的故事。 音乐剧版(之后简称“大船”)并没有电影中感人至深的爱情,也没有震撼的特效,只有二十多个演员表演出船上乘客的悲欢离合。 这个故事由于电影版火爆全球的缘故,所以剧情发展基本上都清晰了解,每个人登上船的时候都是充满希望的,尤其是下层船舱的乘客,确确实实是带着自己的“美国梦”,满怀希望,希望到美国这个新大陆寻找自己的新生活,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甚至,隔着人群(广州大剧院K区了解一下)都能够看到乘客们眼里的光。正正已经知道这群充满希望的人的结局,在上半场的演出中,他们有多充满希望,观众就有多难受。 上半场在渲染大船是多么伟大,多么豪华,多么坚不可摧,在其中还不乏中上层乘客的的宴会场景描写,奢华且充满欢乐。下层的人们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爱情,如何去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是鲜活的,正由于这种充满希望的眼里闪耀着光的形象,让观众们在上半场已经感受到丝丝的心疼,毕竟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结局了呀。 但欢乐以及充满新希望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暗示,例如有电报提醒附近海域有冰山,在夹板值班的船员无法看清晚上的海域情况,船长为了满足船公司老板要尽早抵达目的地不断加快船速甚至超过船本体的承受限度等等。这些穿插在欢乐充满希望的上半场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也是为后面的悲剧剧情做出了铺垫。 下半场开始,船已经撞上了冰山,船员宣布了泰坦尼克号要沉了,曾经的欢乐希望,转眼已经变成了恐怖抑郁以及面临死亡的恐惧,人们纷纷向外逃脱。这时候,大部分男士选择牺牲自己,无论是上层抑或者是下层,都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和妇女,与上半场反差越大,这令身为观众的我,越来越难受。 我情绪的爆发在梅西百货的老夫妻选择一起回到船舱一起死亡开始,这时候我已经忍不住自己的泪水,开始一直流泪(感谢广州大剧院戏剧群的姐妹们提醒我不要化眼妆),他们选择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只因为他们的未来更有希望,老先生甚至希望妻子也能搭乘救生艇离开,但妻子最终选择与他一起赴死,一起喝下最后一瓶香槟,安静而从容优雅地等待死亡。死亡和海水,从来不能淹没他们的爱。 一般来说,音乐剧的群像观众都是模糊的,但是大船每一个角色都特别鲜活,有等待回去结婚的炉火小哥,可爱的电报小哥,充满喜感的中层乘客夫妇等等,演员通过了演出,把曾经存在过的人又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当大合唱sail on, sail on, great ship, titanic再次响起时,意义与开头完全不一样,开头是欢快的,悲剧却是悲壮的。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